符号学研究及科普的意义及价值
符号学是人文学科中的“数学”或元语言,具有跨学科的方法论和实践上可操作性的特征。它重点研究形象的、语言的等各种符号与现实的关系,以及种种表达方式和结构语法。西方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斯多葛学派都曾论及符号问题,我国的易学、汉字“六书”理论、传统哲学和文论、画论等都包含极为丰富的中华符号学思想。目前符号学已经成为显学,它对形象(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的关注,已经成为当代哲学、艺术、文化、语言文字学、人类学、考古学、信息传播、形象设计、历时记忆等等诸人文学科的根本问题。
中国的符号学研究历史虽短,但进步较快,时至今日,在符号学的诸多领域里我们已经基本上追赶上了国际研究潮流。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中国学者对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吸收、消化得非常快;二是因为中国文化土壤中蕴有极为丰富的符号学内涵,它随着符号学的兴起不断给中国的符号学研究注入新的营养。从研究领域看,中国的符号学研究已经涉及到哲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学、美学、民俗学、传播学、国情语言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电影等诸多领域。其中,在哲学、语言学、逻辑学和文学等领域的符号学研究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深度。
华南地区符号学研究及科普的必要性可行性
长期以来,符号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活跃于我国的北方及西南各地,而华南地区尚未深耕。我校拟以本基地建设为起点,让符号学研究在华南大地上结出硕果。
基地负责人王铭玉教授是当今国内符号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王铭玉,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中央编译局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教学名师、俄罗斯普希金奖章获得者、俄罗斯“友谊与合作”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全国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外文学会会长、京津冀MTI教育联盟联盟长、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俄语课标组组长、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俄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等重要报纸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50部专著、译著和教材。先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3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其代表性著作《语言符号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现代语言符号学》(商务印书馆)、《符号学论略》(北京大学出版社)、《符号学思想论》(商务印书馆)等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学术影响。
基地科普工作发展计划
基地以符号学研究为核心,以学术普及为重点工作,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联动华南地区特别是省内高校语言类学院与科研院所,以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符号学科研科普工作在华南地区快速发展。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制定基地章程和年度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社科普及工作管理制度;
2.接受省社科联指导,配合市、区、校各级社科联开展社科普及工作;
3.积极筹措资金,逐步落实科普场地、设施、人员和资料;
4.积极开展讲座、研讨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制作推普视频作品;
5.以出版发行科普读物、开展多媒介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科普成果;
6.联动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扩展研究和普及推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