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研工作布置会

发布者:科研处-张懿发布时间:2020-10-05浏览次数:76


为进一步探索科研水平提升的路径,做好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工作,着手强化科研创新服务,提升科研综合实力的主要任务,积极推进2020年全校科研工作,105日,学校在学术报告厅F101召开了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研工作布置会。执行校长王华、督学顾也力、副校长何艾兵出席会议;各学院(教学部)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各教学系(教研室)主任和副主任,科研秘书,极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及专职研究员、空港经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研究所负责人,图书馆、发展规划处负责人,2019年度科研业绩获奖人员,以及科研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何艾兵主持。


副校长何艾兵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副校长何艾兵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阐明受疫情影响,原本3月份召开的本次会议,是一次“姗姗来迟的大会”。接下来,科研处处长吴新玲对2019年度科研工作进行总结并布置2020年科研工作任务。2019年我校科研工作中,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成果培育措施逐步得到落实;现有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团队成果逐步积累;科研创新团队初具规模,团队建设趋向规范;科研工作过程管理逐步完善,成果质量逐年提升;科研管理迈向信息化;对外交流平台得到进一步开拓;科研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科研服务教学功能逐步加强。同时,吴新玲也分析了科研工作中的不足,包括:科研成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不足;科研平台建设仍需加强;科研成果认定及奖励面临动态调整的难题等。并表示科研工作人员一定全心全意,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最后布置2020年下半年几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完善制度建设工作;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组织申报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展校级研究所中期考核、开展第二批科研创新团队终期考核;做好学术讲座和项目申报辅导工作;举办两场高规格学术会议;协助完成学术委员会工作;优化和完善科研工作内部管理,力争做到深入挖潜、全面布局、精细化管理。


科研处处长吴新玲进行工作总结与工作布置


副校长何艾兵宣读2019年度“个人科研业绩奖”和“单位科研业绩奖”获得者名单,同时希望其他单位及教师再接再厉,争取今年科研成果数量质量稳步上升。紧接着,各位领导为获奖教师和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校领导与荣获“个人科研业绩奖”教师合影留念


校领导与荣获“单位科研业绩奖”代表合影留念


随后,执行校长王华讲话。他首先从政策引领和教育趋势来强调此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性。2020年有几个重要时间节点,一是,我校处于十三五成果总结暨十四五规划形成时期;二是,我校处在“摘帽子”“丢拐杖”的转设关键时期;三是,从中央到教育部、科技部、教育厅、科技厅等陆续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对科研导向提出变革要求。我校想要突出重围,更要加强科研管理创新和科研成果积累要贯彻落实“讲贡献”“讲奉献”的科研精神,精心打造“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科研。其次,王校长谈到要厘清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专业建设的关系。要立足学科建设做科研,深耕研究领域,保持研究定力,做好专业化人才培养。第三,结合南国实际,积极探索科研水平提升的路径。他用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形象比喻教师的科研工作并提出建议。一是,“精准掌握发船时间,不要错过每一次上船时间”。教师们要用心抓住每一次机会,提前做好科研规划和积累,把握时间节点,认真研读申报指南等。二是,“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全体人员同舟共济、用团队力量攻坚克难。三是,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找到契合南国本土实际和独具特色的科研方向。他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勉励在场教师“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断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整个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愚蠢不堪 ”。最后,他从四个层面,分别用16字提出相关工作要求。对各教学单位要求“主动谋划,对标规划,目标考核,奖优酬优”;对各机构、平台、团队要求“优化队伍,凝练方向,学科依托,成果聚集”;对科研骨干要求“眼光抱负,团队合作,瞄准高峰,创新立意”;对科研处要求发挥引领作用,对科研保持高度“敏感性”,努力培养职业的科研管理者。


执行校长王华发表讲话


副校长何艾兵在会议总结时表示十分认同王华校长提出的学术观点和工作要求。他指出科研要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立足学科、凝练方向、汇聚队伍。各单位需深入分析思考、挖掘优势、掌握方法,周密设计、做好动员组织工作,并充分利用资源。科研工作者要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学校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