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的文件精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认真贯彻“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思想,全面推进《标准》的实施。
二、目标要求
加强组织管理,提高认识,使贯彻落实《标准》的过程成为推我校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实施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标准》顺利实施,实现《标准》的目标要求。
(二)加强《标准》的宣传工作,大力动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网络等多种媒介,让学生了解《标准》的具体内容、国家要求实施《标准》的重要意义和有关的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等,从而指导学生平时的锻炼,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三) 《标准》的组织实施工作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学生处、体育部、校医院、各学院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体育部负责《标准》测试计划调控和时间安排,学生处负责向各学院传达。体育部主要负责《标准》的指导、测试,并按照《标准》的要求评定成绩、确定等级。校医院安排专人负责《标准》测试现场的医疗救护。各学院主要负责学生课余锻炼出勤率的检查、考核、统计。
(四)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五)学生《标准》测试成绩和等级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六)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七)本科学生必须按要求参加测试,测试过程中如发现有作弊、替考等行为者,测试成绩计0分并取消其补测机会,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八)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学校指定医院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可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确实丧失运动能力、被免予执行《标准》的残疾学生,仍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毕业时《标准》成绩需注明免测。
五、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和权重
测试对象 | 单项指标 | 权重(%) |
大学各年级 | 体重指数(BMI) | 15 |
肺活量 | 15 | |
50米跑 | 20 | |
坐位体前屈 | 10 | |
立定跳远 | 10 | |
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 10 | |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 20 | |
备注 | 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
身高体重
测试意义:
身高、体重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均称度和体型特点,此外在计算身体指数、评价体格特征和相对运动能力也有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和实际意义。
测试规则:
1.赤足站在底座踏板上,身体自然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
2.工作人员核对测试者身份,确认无误读取智能IC卡,开始测试;
注意事项:
1.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2.站在底座踏板中央,上下踏板动作要轻,保持身体姿势稳定。
3.测试前,站立到机器上面静止之后才进行刷卡。
肺活量:
测试意义:
肺活量是测试人体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它的大小反映了肺的容积和胴的扩张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测试规则:
1.工作人员核对测试者身份,确认无误读取智能IC卡,开始测试;
2.将吹嘴插入吹筒的进气口处,手持吹筒,深吸气后对准吹嘴,以中等速度呼气,直到不能呼气为止;
3.停止呼气后,测试仪发出“嘀-嘀”两声表示测试结束,完成测试。
注意事项:
1.吸气时不得将口对着吹嘴,呼气时
得用手堵住吹筒出气口。
2.测试时呼气动作只能一次性完成,不得中途二次吸气。
3.手持外设时,请将电池仓与液晶屏朝上,防止水气回流。
坐位体前屈
测试意义 :
反映人体柔韧性。通过测试静止状态下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评价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脚性和弹性。
测试规则:
1.工作人员核对测试者身份,确认无误读取智能IC卡,确定推板在初始状态,即可开始测试;
2.采取坐姿,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两脚分开约 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两手中指指尖往前推动推板,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注意事项
1.测试前应缓慢热身,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时两腿不能弯曲;
2.应匀速向前推动推板,不得突然发力使推板前滑;
3.应一次性完成测试动作,测试完成后,推板会自动复位,
得用手挡住推板;
4.应双手平推推板,如推动过程中任何一只手离开推板,仪器会自动结束测试
800米/1000米
测试意义:
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
测试规则:
1.工作人员核对测试者身份,确认无误读取智能IC卡,按照IC卡读取顺序穿戴好芯片站在起跑线准备测试;
2.学生准备好后按下发令音响,听到各就位,“砰”砰一声指令,即可开始起跑;
注意事项
1.跑完后应保持站立并缓慢走动,不可立即坐下,以免发生意外;
2.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钉鞋参加测试;
3.已按顺序穿戴好的感应芯片腰带不可随意更换。
4.志愿者每轮测试应当组织好队伍按顺序收集ic卡和安排号码。
立定跳远
测试意义:
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
测试规则:
1.工作人员核对测试者身份,确认无误读取智能IC卡,开始测试;
2.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
3.听到开始测试指令,即可开始起跳。从起跳区跳入测量区后,向前走出跳毯,完成测试。
注意事项
1.起跳时,脚尖不得踩线,若听到犯规提示“嘀嘀”声,应在脚不离开跳毯情况下往后挪动,直至听不到蜂鸣声即可。
2.两脚原地起跳时,不能垫步或连跳动作。落地后向前或侧面离开跳毯方可进行下次测试。
3.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参与测试。
4.测试距离以起跳线到落脚点最近的为测试成绩。
仰卧起坐
测试意义:
反映受试者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
测试规则:
1.工作人员核对测试者身份,确认无误读取智能IC卡,开始测试;
2.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两人一组,另外一个同学帮忙按压脚踝处。
3.听到测试指令后,开始快速起坐,计数开始;
4.测试满1分钟,测试仪发出“嘀嘀”声,结束动作,完成测试。
注意事项:
1.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
2.不得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
3.捆绑仪器时应尽量绑在胸部下面腹部上面,让仪器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4.志愿者按照仪器编号从小号到大号的顺序收集ic卡组织学生有序测试。
引体向上
测试意义:
测试受试者的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发展水平。
测试规则:
1.工作人员核对测试者身份,确认无误读取智能IC卡,开始测试;
2.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测试结束后工作人员按主机确定键保存,完成测试。
注意事项
1.受试者应双手正握单杠,待身体静止后开始测试;
2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10秒停止测试。
50米跑
测试意义:
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测试规则:
1.工作人员核对测试者身份,确认无误按照道次顺序读取智能IC卡,开始测试;
2.站立起跑,听到“预备,砰”的指令后,方可起跑;
3.冲过终点杆,跑步测试完毕,工作人员按确定保存,完成测试。
注意事项:
1.请勿抢跑,否则视为犯规,要当即召回重跑。。
2.测试期间,不得串道或偏离自己的跑道,如出现此次测试无效。
3.宜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忌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