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晚七点,G302智慧课室依然灯火通明,人语声声。我校英汉翻译研究所与“中国对外话语特征及跨文化翻译研究”团队合办的“文化话语体系建构与翻译”主题沙龙从下午两点开始,已经持续了五个小时,老师们意犹未尽。
沙龙采取圆桌讨论的方式,参与者宣读论文后再交流讨论。除了翻译研究所和团队成员以及翻译系、英语系和商英系部分老师参加之外,还盛邀了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和全国资深地方外事工作者吴伟雄教授、肇庆市翻译协会会长、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张琼副教授,以及本校西语学院阎秋菊博士参加。科研处许军科长和张懿老师到会指导工作。沙龙由科研团队负责人陈玉莲副教授和英语系主任李春梅副教授共同主持。
活动现场
英文学院陈胜副院长首先致辞。他对沙龙前期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指出此次沙龙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将为学院的科研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对学院教学和科研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科研处代表张懿老师对翻译研究所和“中国对外话语特征及跨文化翻译研究”团队已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肯定,并对此次沙龙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陈胜副院长致辞
吴伟雄教授以《涉外翻译的交际功能和现场效果——以诗词佳句汉英翻译为例》为题首先发言。他从翻译的“补白”艺术及译外功出发,提出诗词佳句应坚持译旧似旧、译新似新的原则,追求信达雅的最高境界:传真信息(包括“补白”传真及“译外功”传真)、风格再现(包括音美再现和形美再现)、可读性好(包括现场效果、悦耳效果、悦目效果、意会效果、神似效果)和表达地道(包括参考名家名译、点化名人名诗、活用英谚名言等)。
杨振同译审对吴教授在翻译领域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并对吴教授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和点评。他认为吴教授的发言非常契合此次沙龙的主题,吴教授作为资深的外事翻译家,深深意识到外事翻译不仅仅关乎翻译本身,也涉及文化、文学甚至诗歌;吴教授运用具体的例证对涉外翻译中诗词佳句的汉英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极具启发意义。
吴伟雄教授发言 杨振同译审点评
张琼副教授的讲题是《目的论视域下的文化外宣——以“包公文化园”展馆说明文字英译为例》,她运用目的论生动分析了该展馆说明文的英译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目的论的原则,指出这种文本的英译应以受众为中心,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对源语文本进行增删补释译写,才能实现译语文本预期的目标和功能。
张映先教授高度点赞了张琼副教授的发言,认为她的研究非常成功,体现了深厚的翻译功底,其研究所采用的目的论更加注重接收者的感受,更加强调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同时,张映先教授也邀请张琼副教授向大家分享了她常用的翻译平台和研究渠道。
张琼副教授发言 张映先教授点评
两位校外专家所讲内容“干货”十足,他们来自翻译实践的丰富译事经验和见解给在场的老师们带来了极大的启示,他们对翻译研究发自内心的激情和投入,也深深感染了在场的老师们。
翻译系王克明教授从南国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论翻译的开放性与翻译能力的阶段性》为题,以分析翻译本质为引子,探讨了翻译中的常量与变量、层级和领域等要素,提出翻译教学的阶段一定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经过扎实的训练,最后才有望达到基本胜任外译任务的境界。
团队成员张群芳老师以《外宣英文网站中“一带一路”时政漫画的多模态隐喻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为题,独辟蹊径地说明,漫画的隐喻性话语能有效地向全球输出中国形象,其隐喻性可以通过旅行、交通工具、舞台等多模态表现出来,借此喻义我们可以建构谋求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国国家形象。
翻译研究所所长余东教授针对张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认为多模态的话语形式可以使外宣产生更好的受众效果,因为多模态话语形式,尤其是其隐喻含义更注重告诉受众“what to think about”而不是“what to think” ,所以在探讨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时,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王克明教授发言 张群芳老师发言 余东教授点评
接下来,青年老师们围绕沙龙的主题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同时也有老师在宣读后也提出了一些思考问题,与在场的老师们共同探讨。
陈嘉老师的选题是生态翻译学下广东古镇文化关键词的翻译,着重探讨译者应该如何考虑翻译生态环境来运用翻译技巧,追求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准确对外传递古镇文化基因。张习之副教授从严复“圣经”片段的译介看到了对中华文化外译的启示。她首先论述了严复汉译《马可所传福音》前四章对于《圣经》汉译史的重要意义,再从严复译经的经验和教训谈其对今日文化外译活动的启示,例如对译者选择外译文本和译介的方式都有启示。许军老师的研究是探讨外宣语篇语义实际切分与译介的关系。他以文化景观宣传语篇为语料,指出汉语具有不同于英语的表现形式,在汉英翻译时应结合英语句子实际切分的特点,恰当显化表述出发点和选择句子的主位。
翻译系主任青立花副教授的研究基于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展开。她以岭南非遗文化翻译叙事建构策略研究——以“粤绣”英译为题,分析和研究粤绣文化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叙事建构策略,其中包括时空建构、选择性采用、标志性建构和参与者的重新定位,这一研究着眼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广东粤绣文化的外宣英译质量,从而推动岭南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
方慧老师重点研究中国外交演说中情态结构的英译问题。她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章中选取了大量译例,细致讨论了译者对主语、情态动词的价值的改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原文的人际意义。
沙龙另一个重要话题是法律文本的翻译。翟蓉菲博士与大家分享了她对中英法律翻译文本中的情态动词的研究思路和看法,通过对语料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讨论了法律文本中情态动词的滥用、误用以及翻译不当等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戴建翀老师则以显化策略作为法律文本翻译的主要抓手,选取实例分析了法律文本翻译中的显化策略及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因素和考量,强调了显化理论对法律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贺婷婷老师的研究别具一格。她考察了建国后大量中国翻译家的译后随笔,试图揭示其中折射出来的翻译共识,指出这对揭示译者思想的历史本质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在各位老师的发言之间穿插有提问和互动,在座的教授和老师们各抒己见。例如张习之老师提出,Pym认为,翻译史的研究分考古、批评和解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分类。还有,陈嘉采取生态翻译理论研究古镇文化外译,如何看待这一理论等等。在整个讨论中,陈胜、吴伟雄、张琼、余东、张映先、王克明、杨振同等教授都坦率提出了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陈胜教授建议翟蓉菲老师的研究要将英语的准情态动词或半情态动词(semi-modality),也纳入进来;而贺婷婷老师的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不需像西方理论那样抽象,而是基于随笔思想来总结成理论。
吴伟雄教授对各位青年老师的研究表示了高度的肯定,认为大家有实力参加高级别的翻译研讨会;并以自身经历为例,提出翻译随笔可作为论文的重要思路。
张琼副教授认为各发言老师研究范围广泛、方法多样、理论有高度、研究有深度和潜力;翻译偏语言学的研究涉及到二元论的观点,中国的翻译思想一开始则是一元论,也就是文论。
余东教授根据张习之老师提出的问题:“翻译史的研究分考古、批评和解释三类,是否还有其它途径?”提出个人看法:陈寅恪先生可以“以诗证史”也可以“以史证诗”,研究翻译史的途径不需分得过于截然不同。针对方慧老师的研究,他认为翻译情态结构时要考虑其情态价值的改变,这个课题值得深入探讨,不妨将这类结构的范围还略扩大一点。
张映先教授建议陈嘉老师题目中的“文化关键词”可改为“文化特色词”,因为关键词的定义不如特色词的定义丰富;对于张习之老师的研究,她指出严复的翻译作品曾被人质疑没有体现其所倡导的信达雅理论,另外,严复由于不信教因而其圣经翻译也值得探究,研究可将文本和翻译思想结合起来。张教授认为贺婷婷老师的论文思路清晰,通过副文本总结中国翻译家的翻译思想,有助理解中国翻译理论和特色。
王克明教授认为青年老师们做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同时也给出了重要的建议。他认为法律文本等应用型文本翻译应受到更加重视;此外,无论是文本或理论研究,涉及到具体翻译时,着眼点、出发点不要放在单个字词上,因为具体翻译技巧因人而异。
杨振同译审认为张习之老师研究题目中“外译启示”的部分在文中应更着笔墨;我国翻译随笔最繁荣时期出现在民国,翻译随笔应享有更高的学术地位。
教授们对沙龙涉及的论题之广、视角的新颖、作者们思考的深度等,无不感到欣喜。吴伟雄教授感叹,从没见过一个民办大学有如此认真投入科研的群体。陈胜教授对大家论文的质量之高赞许有加,忍不住表示,大家的论文真值得出版一个集子。
学术分享交流
沙龙结束时,余东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再次感谢各位教授的莅临,对青年老师们的研究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表示沙龙参与者都获益良多,加深了对对外话语特征、文化翻译等领域的认识。
余东教授总结发言
近几年来,学院以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英语)建设、省一流专业(翻译)建设以及省翻译教学团队为抓手,积极采取措施鼓励老师们开展科研,迄今可以说硕果累累。这次沙龙实际上展示了这几年来老师们厚积薄发的学术思考的实力。我们期待下一届沙龙老师们会拿出更多新的成果来。(英文学院 贺婷婷 戴建翀 陈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