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六期 | 悦读无假期——二等奖

发布者:图书馆-张雪璐发布时间:2023-10-12浏览次数:134

《河边的错误》读后感

黄喜桐

第一次了解这本书是在看了朱一龙所主演的《消失的她》之后,查阅资料后发现其主演的电影《河边的错误》戛纳入围,这足以告诉我们该作品的不凡之处。影片所塑造的朦胧阴郁的氛围十分吸引人,让我忍不住找来原著一睹为快。

关于余华先生的早期作品,我记得张宁老师在讲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时说起余华早期是先锋作家,他的小说风格是冷酷而理性的,我当初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余华的作品不只有《十八岁出门远行》,《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本书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和荒谬。《河边的错误》讲了一个被河溪环绕的江南小镇上发生了凶杀案,一个老婆婆被砍掉脑袋埋在河边,刑警队长马哲前往侦破,经过重重波折,发现杀人犯就是老婆婆悉心收留照顾的疯子。因为在法律上无法将疯子绳之以法,疯子逍遥法外且又犯下连环惨案,忍无可忍的马哲开枪打死疯子,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迫于妻子和局长的哀求下竟承认自己是疯子,进了精神病院。
初看这似乎就是一个结尾荒诞的罪案故事,但细看之下全文中到处都是让人迷惑不解甚至细思的细节。越是深入地看下去,你越是会感觉到这个故事存在多种解读性,比如你会猜测凶手可能不是疯子,这个故事就像一块经过切割的钻石,每个面都能映照出一个真实的世界。

先锋派小说的艺术特征就是反对传统文化,让不相干的事件组成齐头并进的多层次结构特点,让人难以理解。我想这篇小说的主旨并不在于凶手是谁,而在于展示世界的死亡真相以及探讨面对荒诞世界的生活哲学。

余华为这本书所作的危机也是值得深思的,“事物总是存在两个以上的说法,不同的说法都标榜自己掌握了世界真实。” 小说结尾处,却意外地设置了这样一个结局:马哲打死了疯子,成为了刑法意义上的故意杀人犯,理应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然而,堂堂刑警队长,这时却要逃往那个被他打死的疯子才享有的“特权”之中寻求庇护,此事虽荒唐却顺理成章,余华又以出乎意料的落幕,再次将人性和人生生存状态的“荒诞”进行到底:警局局长要求马哲扮作疯子,因为法律上规定精神病患者可以免除刑事责任,没想到马哲根本就不愿当疯子,将精神病医生的问题回答得条理清晰,令他的领导和妻子大惊失色。在领导和妻子的苦苦坚持、医生一次次前来向马哲重复提问下,终于让马哲在烦躁中达到了“理想”状态,他回答问题的语句开始含混不清,并似乎已达到了医学上的“精神病”标准,他变成了“疯子”。 屠龙英雄最后要伪装甚至变成恶龙才能躲避被自己拯救的世界的惩罚。

现实社会中精神病患者在伤人犯罪之后并不会判多大的罪,得到应有的惩罚,更有甚者一些正常人在犯罪之后,非但不想伏法,还想假冒精神病患者,企图逃避法律的惩罚,就像书中最后马原的结局那样。即使他们有苦衷,但是这样不禁让人怀疑,到底什么是正确的,什么又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