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冯颖琦
因为之前了解过一点阿德勒的目的论,对阿德勒目的论比较感兴趣,所以当我在微信读书看到《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导语时,我就很自然地把这本书收入书架了。阅读完之后,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被讨厌的勇气》基于阿德勒心理学,注重关注个体的人格完整和社会需求。阿德勒被称为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家之一,与弗洛伊德和荣格齐名。比起精神分析流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和其徒荣格,阿德勒更重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如何促使心理层面的改变发生,所以更容易被运用到教育和心理治疗领域。个人认为,这本书对帮助现代人找到精神的安身之所、寻获生命的喜悦和幸福具有一定的帮助。
书中作者设立了两个人物形象进行辩论,一方是解惑的、充满智慧的哲学家,另一方是个困惑的青年(也是读者普遍代入的角色)。这个青年的想法和心理状态和我们大部分普通人十分相似,代替我们向哲人提出问题。正因为作者塑造了一个非常接近于我的“青年”的形象,这个青年在反复地、痛苦地与“哲人”辩论,所以个体心理学就跟我本人产生了更多的关系,仿佛融入了我本人的生活。
其中有一些道理是我一早就明白的,但这本书采用了更激进的方式去陈述,带来了一些新鲜感。例如“活在当下”这个观点,书中说计划式的人生根本不可能,而活在此时此刻,意味着“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在如今这个讯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存在计划式的人生”这点很容易理解,但要做到只关注当下,不去看过去和未来,有必要吗?或者真的可能吗?我现在没有答案。 还有一些理论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比如说“课题分离”这个说法。阿德勒认为在人际关系上,要将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只解决自己的课题,同时尊重别人的课题。因为别人如何对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同样的,你也有你的课题,也是别人无法涉足的,只能靠你自己。人际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正因为我们混乱了彼此的课题。
简言之,此书很多观点颠覆我们的观念,同时也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补充。
自洽是一门必修课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聂杏
青年作家与哲学家间精彩的思辨,围绕自身与他人的相处,直击痛点地提出人生的三门课题。分别为工作、交友以及爱的课题,三个课题的不同仅在于关系的距离与深度。但无一例外都在寻求自身与外界之间的平衡点,学以自洽也就成了一门必修课。
将自身与外界的相处置于和谐的氛围中,“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以己为始,且行且融洽,平和待万物,所得即和平,这份勇气,兴许就是学会自洽的勇气。书中所言诸多新概念,在打破固有观念时也带来耐人寻味的新体悟。
面对过去的勇气,是面对最初本我的释怀接纳。
曾几何时,你我为他人的三言两语耿耿于怀,抑或是行事前对他人的只言片语深感不安,焦虑与自卑使得一语成谶。“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清扫过去的阴霾,亦是打碎过去自卑感的勇气。莎士比亚有言,“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无非是你我提笔之初,成长之初的总会有羞于言说的瑕疵。书中精准揭示了这点,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因自卑感并非来源于与他人的比较,而是与“理想的自己”比较带来的落差。你我更无须陷入优越情结,审视曾经最真实的自己,与其融洽共处。
面对现在的勇气,是面对当下自我的谨言慎行。
你我皆身处人际交往网中,在交际中,自身的情绪难免会随着他人的态度、评价跌宕起伏。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提及,“别人对你好的看法如果能让你开心,那别人对你不好的看法也会让你感受到同等的难过”,为何要由别人决定你的悲喜与否呢?
书中的“共同体理念”就给出了不小的启示,由于人际关系的距离和深度截然不同,我们在寻求归属感时,总会理所当然地去关注更小的共同体。但强调共同体的多和广,是为了让我们在共同体中遇到麻烦的时候,首先应该先考虑“倾听更大共同体声音”的这一原则,跳出自己的“杯中风暴”,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坚信更多的“我和你”,更多的“大家”一定存在。
就连先贤孔圣都曾遭受“丧家之犬”的质疑谩骂,他只是付之一笑,对于他人的恶评,也能淡然处之,与无端的恶意融洽相处,毕竟这伤不到自己分毫。直至今世,其理念早已为中外所学。我不应将人际关系看成一种纵向的关系,人与人皆平等,是横向关系,并无高低之分,在同一个横向关系上并且不同维度,我们都在往前走,步子小也好,脚下的足迹切实是你我走的每一步的证明。
面对将来的勇气,是面对未来超我的勇敢追求。
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来日所需实现的自我价值,不一定是他者奉为圭臬的目标,予以自己自由选择的勇气与空间,与理想中的自己融洽言和。就算被误解、被讨厌,也应如书中所言“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相比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自洽的生活才是最令自己热爱的。有人为瓢泼大雨所坏了心绪,有人只是默默披起斗笠,“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快意地冲进令他人烦闷的暴雨,又何尝不是遵循自由本意的表现呢?趁未来还能由自己掌控,“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无人在乎你的飞来去留,能囚禁住自己、能成就自己的,只能是自己。以理想中的状态,自洽地前行,负担少则能飞得更高远。
漫漫人生,你我不止应只在意生命中或长或短的过客能否安然处之,能与过去、当下、未来,亦是自我、本我、超我融洽而处,拥有直面它们的勇气,才是人生的必修课。
读《被讨厌的勇气》心得
蔡敏萍
我们的生活里,总是有着别人的身影,我们不可避免的需要学会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以及一些维持心里健康的方法。《被讨厌的勇气》是我在遭遇了他人肆无忌惮的伤害后,陷入自我怀疑,厌恶这个世界时,大数据推荐给我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讲述的该书采取了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围绕“人是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一问题展开了简单却深刻的讨论。“哲人”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青年”解释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获得幸福,又如何鼓起被讨厌的勇气去面对他人,并以对话的形式启示读者。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书中有一节就提到,我们不要对外界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的身上。我曾经也陷入过这种痛苦的精神压抑中。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别人身上,在对别人好的同时,理所应当认为别人应该回报自己一样的好,一旦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认为对方有问题,这其实是对对方一种极度不公平的情感。首先,对方并没有要求你的付出,其次,对方就算感受到了你的付出,也会对你这种承重的情感感到害怕,因为对方和你的情感依赖程度是不一致的。这时,两个人地关系平衡就会被打破,甚至在最后连朋友都没得做。这件事一直困扰我很久,直到我看了《被讨厌的勇气》才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幼稚,并不符合这个世界人与人的相处交流准则。我们除了自己,并不能控制别人的想法和做法,我们也没有权利决定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做法。我们感到不幸福,往往是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摩擦碰撞是常有的,每个人对于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往往三观不一致的人是无法成为朋友的,甚至有自己的好朋友也避免不了矛盾的发生。但是,社会生活并不允许我们逃避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因此,我们就要对人际关系有一个较为理智的态度。首先我们得明白,我们都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人际交往,而是直面它,并形成一套自己的交往方式。保持距离和基本问候,你已经达到了人际交往的最基本要求。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人,大多数人都只是萍水相逢,擦肩而过,记忆也就一闪而逝。只不过有的人的时间长有的人的时间短,但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人,最终都会离开你,包括你的父母。这条漫长的人生路,其实只有自己不会离开。既然所有的人都会离开,那么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人,远离就好,提前让对方从你的生命中离开。那些需要你卖力讨好的,并不会因你的忍让而感激你;那些你不屑一顾的人,并不会有你需要了解学习的品质;那些真诚喜欢你的人,才是你应该去维持的关系。至于剩下的,都不重要。我们希望事事圆满,但往往现实需要学会放下完美主义。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在中国,常常会夸奖善良和勤劳。但现代社会中,往往好人是被剥削的那一个,于此,社会观念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如果善解人意需要委屈自己,那我宁愿不善良。”“如果勤劳意味着无限压迫,那我选择摆烂。”诸如此类的言论引起了大批年轻人的共鸣。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善良不好,而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好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反而被冠以“傻”的标签。复旦大学教授陈果对“穷则独善其身。”做出新的解读,“我们没有很多物质的时候,依旧遵守底线和原则,做好自己。”这个解读是更加高尚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在做对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害怕别人的讨厌,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被讨厌是一种幸运
——读《被讨厌的勇气》后感
曹善
你害怕被人讨厌吗?
我曾经对讨厌自己的人嘘寒问暖,笑脸迎合;我曾经为了成为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人,逐渐迷失自己;我曾经害怕因为拒绝别人的请求而被他人讨厌,成为一名无事不答应的老好人,我们总是害怕被人讨厌,在意背后的三言两语,于是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却,委屈了自己。
“被人讨厌,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命运,只有你拥有了这种被讨厌的勇气,才可以换得自由。”《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运用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为我们抒写了哲学家阿德勒的精神世界。我们都害怕被讨厌,很多人从小时候开始就被灌输着要讨人喜欢的观念:成绩好讨父母喜欢、懂礼貌讨亲戚喜欢、老好人讨朋友喜欢等等。总有人告诉我们“讨喜”的道理,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获得“被讨厌的勇气”。
我认为作者在书中主要告诉我们三大部分。第一,执着于过去就永远看不到将来。很多人沉湎于过去的事情之中,迟迟迈不过这道槛,如果将眼光一昧地放在过往的事情上,你就永远得不到实际的发展,这就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第二,人的烦恼有90%以上是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于是阿德勒提出“课题分离”的想法,亦就是“我的事是我的事,你的事是你的事,我们两不相干。”所以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被讨厌的勇气,那么就会减少许多烦恼!第三,人生的意义就是活在当下。不要沉湎于过去,不要幻想于未来,珍惜现在,活在当下,自然轻松愉快!
在我看来,被讨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至少证明——我存在于这个世界,我备受关注,我活出色彩,我为自己而活!
《被讨厌的勇气》阅读心得
陈泳润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心理学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我原来只认识弗洛伊德和荣格,现在还认识了阿德勒。这本书中的许多理念都跟传统的心理学不太符合,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我感到难以置信和十分震惊。但在细细品读年轻人跟哲学家的对话后,我慢慢了解和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阿德勒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重要的论断。大多数心理决定论认为心理创伤造成了种种无法磨灭的伤害,阿德勒的目的论却不同意这种说法。阿德勒认为没有所谓的心理创伤,一切不过是我们为了某种目的而做出的选择罢了。他认为我们应该探求现在的目的,而不是执着于过去的原因。比如,一个平时性情温和的人,因为生气所以对人吼叫,一般我们认为愤怒决定了我们的举动,但阿德勒认为是因为我们想大吼大叫,所以制造了愤怒这种工具。这使我跟书中的年轻人一样有了相同的激动与不信。情绪居然是我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制造出来的?这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毕竟我们认为无法掌握甚至会干扰我们的情绪居然都是我们自己有目的地制造的。但如果一个母亲正在愤怒地训斥自己的孩子,但转身接电话却瞬间变得客气得体,接完电话之后又继续破口大骂,这似乎确实说明了情绪是可以伸缩自如的。
他接着又论述道,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这也是个让人难以认同的观点。因为这完全否定了个人的烦恼和挣扎。书中举例说道:我们常常讨厌自己,部分原因在于外表长相身高,这些都是跟别人比较后产生的主观的自卑感,就像我的身高在人群中是矮的,最直接的想法就是这是个缺点。但如果这时候我们一直羡慕别人为什么比自己高或怕别人取笑的时候,就会陷入自卑的漩涡中。不过转念一想,将矮当成是不会有压迫感而使别人轻松的时候,这似乎就变成了一种优点。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定义事情的价值。这样的事情在阿德勒的观点下是,我们都把别人当成了敌人,因为我们总是想着比不上别人怎么办,会被嘲笑吧。但是,真正会在意我们长相的,只有我们自己。但我们总会不自觉去比较、竞争甚至是猜疑,这也导致了我们得不到幸福。如果我们能将别人都当成伙伴,全心相信别人,那我们就能轻松,进而感到幸福。这也顺便证明了不幸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割舍别人的课题。我们常常会做出许多事情去获得别人的称赞和认同,进而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却是被否定的。他认为我们不应该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这就是我们不自由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是谁的课题?像是小孩子念书这件事情,常常是父母逼着小孩去做。但这已经是介入别人的课题了,这时候就会造成孩子和家长都不开心的局面。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自己选择的结果,当然父母应当协助孩子,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会给予他们全面的帮助,但不会去干涉。这跟不能按着牛头让牛喝水的道理是异曲同工的。
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最深的感受是活在当下。我有时候会想,人生的意义什么?因为一成不变的每天,让我感到很厌烦。我觉得一切都很无趣,却又不想改变,因为各种未知让我感到害怕。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人生本身没有意义,因为它是由一个个点组成。我们如果将意义设在山顶,那我们中间爬的过程就会变得没有意义,甚至可能因为旁人的眼光、期待却无法到达或一直转换道路而虚度一生。但如果我们将每一天都当成一个新的舞台,我们一圈圈地跳着舞,不去想别人喜欢还是讨厌,只要我们自己觉得愉快和值得就够了。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但正因为有人讨厌,说明我们正在做自己。我愿我能有改变的勇气,愿我有享受自由获得幸福的勇气,愿我有被讨厌的勇气。
批评《被讨厌的勇气》
————一种鸡汤式的小资产阶级幻梦
陈梓杰
我们很容易在书中总结出这样一种观念,即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痛苦与创伤,都是我们的主观想法出于某种逃避的目的,为自我设置的种种阻碍,或者更简略的说,我们的痛苦来源于我们主观的消极态度,于是,一切痛苦的问题化约为主观的问题。客观因素被排除在外,不再起所谓的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意义上的决定作用。而这种理论,在阿德勒的心理学中被称为“目的论”,也是其理论的核心。
下面,我们将对这种理论作一番分析。书中的哲人,首先对弗洛伊德的所谓的“原因论”进行了批判,以“人是可以改变的”为论述的中心,否定了“人的不幸,是由过去心灵所受的创伤所决定的”的观点,并且提出:“任何经历本身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从中可以延展出两个问题:其一,客观因素已经对我们毫无作用了吗?其二,仅仅只是主观上的改变就足够了吗?
一、唯心主义倾向
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思想,它否定客观因素对主体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并认为事情的关键取决于主体看待事物的态度。那么,它也必定否认或者逃避这样一种事实,即现实存在的物质矛盾,由阶级差别,分配不均带来的种种问题。如果说,有什么可以在这种状况中发生作用的话,那必定不是所谓的“主观的态度”“赋予经历的意义”可以轻易消解的,对于出卖自身劳动力的工人们来说,持续性的剥削使得他们不仅被迫廉价出卖自身的劳动力,并且出卖自身健康,在资本主义机器的碾压下艰难痛苦地存活。在这种思想的描述中,历史被硬生生地撕裂开来,成为一种僵死的,断裂的,只是在意识当中出现,而不过多呈现自身的对象,历史不是可以改变的,因而只能在主观中寻求办法。于是,我们得以窥见这种思想的本质,它把痛苦创伤阐释为主观上看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因而实际上逃避了————也是默认了客观世界的某种艰难以及无法改变,它隐含了一种观点,即对客观世界的束手无策。相比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我认为它在真正意义上暴露了自己的本质,一种真正的决定论。现实世界因而已经确定无疑了,毫无改变的方法,于是只能求助于主观上的态度的转换。可这难道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有效的吗?
这种思想才是真正意义上“决定论”的,一种主观决定(解决)一切的傲慢。在这种去对象化的尝试中,始终会存在着对象的残余,一种主观的态度必然需要面对某种事物,只不过在这种对主观的强调当中,对象或者说客观事物,被刻意地隐去了存在,使其变得不易察觉了。
二、小资产阶级的心灵鸡汤
一种主观上的态度的改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境遇,使其获得幸福吗?我们可以略微考察这本书论述的方式:一个哲人和一个青年的对话。哲人,基本上代表着阿德勒本人的思想,而青年,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小资产阶级青年。对于青年所提出的种种烦恼,哲人给出的办法是,在主观上改变自己的态度,对于社会强加于我们的文化符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赋予他们符合自身的积极意义,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一种安宁和平和。但是空有一种主观上的积极态度,又有何作用?除非面对的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安宁的现实。而这恰恰符合了小资产阶级的生活环境,他们每天所要面对的就是繁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由这种人际关系所带来的种种烦恼,他们的生活大体上是安稳的,不必过多面对现实的创伤,因而,这种心理学提供给他们安眠药,使其沉湎在这种幻梦之中。这种温和的,仿佛给人洗涤灵魂的作用,给予人莫大勇气的心灵鸡汤,迎合着他们的软弱心态,并以狂妄自大的姿态夸大自身的作用。它对客观世界是无能的,因而并非是一种普遍的解决精神痛苦的方法论。对于小资产阶级来说,它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仅仅只是短时间的自我麻痹,便会在现实中再次尝到苦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