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二)《我们仨》读书心得
Syoka
作者杨绛的斜杆人生,钱锺书先生的夫人,著作的作者或译者,钱瑗的母亲,其父母的女儿。《我们仨》围绕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和“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录的每个故事,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相伴的我们仨
书中“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得到的结果总是失去,相聚得来还需散。”记录了一家人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杨绛生平第一次遭遇的伤心事——母亲过世,悲苦到恸哭,幸得钱锺书先生的百计劝慰。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杨绛说“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所以,我们要且行且珍惜。
作者杨绛用其老年时的梦境拉开序幕,用情景交融手法,营造邈远迷离的梦境来承载死别的深重悲情,寓情于景。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深刻情感的梦中虚构的客栈、小船和古栈道影印现实中的家、医院和两地间的路途。烟雾迷蒙、杨柳成行、野草滋蔓等等的场景物化了其内心的伤感悲凉。古驿道上的聚散,本书记录了他们仨的深情演绎。古籍里的古驿道象征着离愁别绪和人生必经旅途终点。过去种种往昔的无限追忆与留恋,没有谁再陪伴在你的周围,一切的喧嚣似乎都随着亲人的离去而变得那么的寂静。“没有了老伴的常年的‘呼啸’,没有了女儿的‘做坏事’一切又归于清静。”作者杨绛说:“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一个个记录都显现了生命轨迹的同心圆内,人们的分分合合。
笔下的你我她
第三部分作者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仨人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物质生活,在生活中两个人互相包容对方。他们留学时厨艺在不断地玩着学发明实验中“由原始人的烹调走入文明阶段”;书中更有段夸张的叙说,1972年的钱先生生平第一次画火柴。墨水染了桌布,台灯砸了,门轴坏了,夫人杨绛一句“不要紧”,钱先生感激并深信不疑。钱先生生性安静,自称手脚不麻利“拙手笨脚”。朴素的家里单纯的仨个人,与世无求、与人无争的相聚相守,做着各自力所能及的事;困难时共同承当、相伴相助,使得苦涩艰辛变得甜润,快乐的叠加扩大化。育儿上,本持着孩子自己决定的事,不予干涉。他们仨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仨个人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总有无穷的趣味。
精神思想,爱国的热情直接体现在行为上,作者杨绛写到“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为人处世也是门学问,书曰“在工作中钱先生驯良地听从领导,同事间能够合作,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也很有用。”思考问题从多角度、多维度出发,其友人胡乔木同志的朋友说:“天下世界,最苦恼的人是胡乔木。因为他想问题,总是从第一度想起,直到一百八十度,往往走到自己的对立面去,自相矛盾,苦恼不堪。”
我看《我们仨》的时候,在脑海里浮现的是成长里和外祖父、外祖母的点点滴滴。看书这个事儿,杨绛看到可笑处并不笑,看到可悲处也不哭;钱锺书看到书上可笑处,就痴笑个不了,可是没见到看书流泪;钱瑗,儿时看书软心肠痛哭。我们仨是外公看书并读书,不识太多字的外婆和儿时的我是听众,随着外公的情感,置身其中。我长大后,听众就只剩下外婆了。外公走后,外婆的说书人就成了电视。杨绛笔下还记录钱瑗小时候的日常,向来有人疼,有人管、教钱瑗,却从没有一个一同淘气玩耍的伴儿,她和钱先生对白“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我先认识,我一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曾经儿时也戏言“这是我妈妈”但并没有她这样的逻辑,只是单纯依赖妈妈。钱先生每次分离必为夫人详尽记下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外公走后,在给我们的本子里也留存着许多张信纸,有着往事的记录,还有外公的独家“教育良言”,亦有着生病卧床后对事情的种种嘱托。外公因为“呼啸”等病因也是医院里进出了几次,最终突然离开了,外婆听到孩子们的“没有爸爸了”说了句“老伴慢点走”。看过这本书后,我似乎能略知外婆未言明的那份情了。珍惜当下的时光,不寻借口耽误每刻的相聚。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共读一本书(二)《我们仨》读书心得
李馨
人生如梦,梦耶非耶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杨绛先生的这个“万里长梦”,于她而言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于我而言便是彻头彻尾的梦外人。第一次读时直犯迷糊,感叹梦耶非耶?而这次我却读懂了。梦是假托,回忆是真,再读到那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时,我再忍不住哭了。
这本回忆录字字平凡,“我们仨”的生活也是平淡如水,但是却打动人心,不仅为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更为心心相惜的亲情。在二老的身上,看不到岁月的痕迹,没有七年之痒的苦楚,我看见的只有相互扶持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尽管现实并不真的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却有彼此坚定的信任和无言的支持。
也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于杨绛和钱锺书而言,对方的缺点在眼中都成了可爱,一切都那么有趣。让我不禁想到有这样一段对话:“他的缺点像星星一样多,优点像太阳一样少,你为什么喜欢他呢?”答曰:“是啊,但是当太阳一出来的时候,星星就全都不见了。”这是我们都渴望的爱情,但大多数的我们却总是流于表面,看不见更深层次的东西。构建出他们美好爱情的,是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包容,是爱读书的共同喜好,是相同的与人无争,与世无争的为人处世观,是同为知识分子所共有的那份精神坚守,是在各自领域的各自努力所达到的势均力敌,是你给我写三个字的题签,我给你写四个字的题签的“不平等条约”……
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总有落下帷幕的一天,但是我们却迟迟不愿谢幕,因为人世间还有所留恋。因为有所留恋,所以没有办法“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两个一直陪伴到老的人,最害怕的应该莫过于有一个人要先行离开吧。林觉民在《与妻书》中这样写道:“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当时还不是十分理解,现在想来却只道世事无常,有人相伴已是很好,且行且珍惜。“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在《项脊轩志》里的最后一句话,让我记了许多年。也许杨绛先生的这本回忆录,就是她想栽下的枇杷树吧!
又想到父母爱情的幸福感是子女家庭安全感的来源,无怪乎阿瑗长成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人。《目送》里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是父母看我们的背影,当然也有我们看父母的背影,一提起便想到朱自清看父亲的《背影》。爱是相互的,背影也是,这在《我们仨》里看的尤为清楚,尤为动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会在对方不在家时将琐琐碎碎的事记录下来,称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滞留海滩上的石子,相聚时搬出来观赏玩弄。“我们仨”都只愿日常相守,不愿分隔各地,但最后竟还是天人两相隔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人生如梦,所幸有你,似梦非梦,似醒非醒,有何要紧。“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没有了“我们仨”的家只是沿途的客栈,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读完才知道,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但世事无常,死生有命,时光总无情,美人会迟暮,青丝终成雪。爱你所爱,行你所行,感恩当下所遇见的,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尤其不要错过可以陪伴父母的每一刻,要知道我们之间本身就存有时差了。
《我们仨》读后感
——共读一本书(二)《我们仨》读书心得
王钰婷
杨绛先生的语录“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读来让人鼻头发酸,不禁潸然泪下。这是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对其丈夫和女儿的最深切的思念,言简意赅,却饱含深情。杨绛先生在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后,把一家三口几十年来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回忆录,以此来怀念过去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是杨绛先生对人生深刻的体会。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亲情也好,爱情也罢,总归有离别的一刻,而在这一刻她痛过,哭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选择了从容面对。终于,在她92岁的那一年,她决定将其一生经历写成一本回忆录,用细腻温暖的笔触向我们娓娓道来。
在我看来,《我们仨》是一本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书。杨绛先生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之间平淡无奇但亲密无间的亲情让人为之动容,她向读者传递了一种温暖的信号:原来世间会有这般相互牵挂的感情,只要见不到彼此就会思念和不安。
《我们仨》是一本让人开怀大笑的书,钱钟书和女儿相互称对方为“哥们”,生活中不乏相互打闹嬉戏的稀松日常,将严肃的学者钱钟书调皮、孩子气的鲜为人知的一面跃然纸上,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也着实让人羡慕钱钟书与钱瑗父女之间的日常相处,他们没有几千年来父亲与子女之间无方圆不成规矩的拘谨相处,有的只是平等的“哥们”情谊。
《我们仨》是一本让人哭的书,“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在垂暮之年,伴随着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世,杨绛先生独自一人,那个曾经被称作为家的地方因为没有了钱钟书和钱瑗的身影而失去了家的感觉,勉强算为一个栖身的客栈而已,至于家在哪里?我想怕是丈夫和女儿离世后已不复存在了。“我还在寻觅归途”不过是杨绛先生对自己的安慰罢了。“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撑裂了”,“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杨绛先生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来形容她的悲伤心情,细细读来真的能切身感觉到那种失去亲人,失去爱人的撕心裂肺的痛,“胸口撑裂了”、“血泡”或许觉得很残忍,但却很真实。我仿佛能听到肌肉撕裂传来“嘶嘶嘶”的声音,看到血液从身体上失重落下的惨状。
《我们仨》是一本带给人温暖的书,“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杨绛先生学着以积极从容的态度看待人生的离别,把几十年来一家三口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稀松日常写成回忆录,借此来抒发对亲人的怀念,对过往美好时光余温的保存,装进时光胶囊,待他日重启时,必有一番味道。
《我们仨》还是一本教会我们很多关于爱的书,“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都要及时把握时机,珍惜美好时光,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莫让自己追悔莫及,感叹光阴不复,故人不在。
《我们仨》心得体会
——共读一本书(二)《我们仨》读书心得
梁炎
一直很喜欢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为人,但先前也确实没读过他们的作品,所以这次我怀着极其崇敬和激动的心情开始了这段阅读之旅。打开这本书之前,看了很多书评说这本书会让你哭,也会让你笑,我就想这可能是一段跌但起伏的旅程。但事实上我并没有哭,也没有笑。《我们仨》这本书带给我的是无比的温馨和阵阵抽痛。
“现在我们仨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亲人去世是这世上最痛苦又无可奈何的事,杨绛先生在不长的时间里相继失去女儿和丈夫,想必是痛苦万分的,可是人活在这世上总要要一些精神寄托,我想这也许就是杨绛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吧,想在独自一人的孤独里,和他们再聚一聚。在这一瞬间,我体会到了“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心境。
杨绛先生用她平淡而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她们仨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他们俩异国的相恋,回国后暂借娘家、婆家的蜗居,女儿幼小睡梦中被爸爸在肚皮上画的猫,父女俩捉迷藏,互相来妈妈这里告状,还有,女儿眼里,爸爸既是哥哥又是弟弟,妈妈既是姐姐又是妹妹……他们仨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即使是挤在寒冷的宿舍里,他们感受到的也是温暖。这本书虽然讲的是他们仨一生的相聚相失,生死离别,但整本书看下来并没有激动的文字让我肛肠寸断,却感觉有一股抽痛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我在这本书里最喜欢的一句话。家,只因有亲人在才称之为家,没有亲人,这个被称之为家的房子也只是客栈而已。一九九七年早春,钱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钱钟书去世,他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只剩下了杨绛先生一人。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逝世,对我们来说,我们失去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可是对杨绛先生来说,“我们仨”也算是团聚了,她也走上了“家”的归途。
《我们仨》读后感
——共读一本书(二)《我们仨》读书心得
梁冰冰
读完这本书,我心生的,可能就是那份“羡慕感”。对那份“可爱关系”的羡慕感。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一家子。
女儿始终是爸爸的“哥们”,他们联合对妈妈“造反”,爸爸和妈妈是羡煞旁人的一对,一起静静读书,互不干扰,饭后的散步,被他们称之“探险”。当三个人齐聚一起,又活像三个孩子头,就连吃馆子,他们都享受着“看戏”,真是处处显示出特别!
这种亲密无间,超脱亲人关系,他们好似是一类人,地位平等,志趣相投,互相欣赏,这种关系,足以让我羡到不行。我生活的家庭里,父母就是父母,孩子便是孩子,孩子注定是乖乖听父母的话,甚至可以是无谓对错,在不在理。这种关系生存在中国大部分的家庭,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外衣下,一对又一对的家庭表现出幸福美满的假象,又在一次又一次的无谓“勉强”下,梦想幻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孩子长大,往往开始与父母无言相对,甚至是反目成仇。
家,需要关系的维护,需要时不时在上面抹一层蜜,让对方知道,我们可以很甜,可以很美好。我们的家或许无法做到像杨绛一家一样有着同样的价值观与志趣,但或许,我们可以多一点关爱与沟通,让我们的家,像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