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探微:学术研究引领深度认知 ——陈恩维教授莅临讲说

发布者:中文学院-李明杰发布时间:2023-12-15浏览次数:12

      本网讯 20231214日下午3点半,我校邀请到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中文学院院长、国际汉学中心主任陈恩维教授光临,为同学们奉上一场主题为“岭南文化形象的历史演变”的学术讲座,出席本次讲座的成员有我校中文学院吴晟副院长、李明杰老师及中文学院的部分同学。此次讲座不仅可以拓展同学们的文学视野,带领他们深入探索岭南的丰富历史、文化底蕴,还揭示了其在当代社会的深远影响。

  在本次讲座拉开帷幕之前,吴院长亲自登台致辞。吴院长向在座的同学们介绍陈教授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让同学们更加了解陈教授,也为今天的讲座拉开引人入胜的序幕。

(吴院长倾情致辞 蔡秋燕/摄)

  讲座拉开帷幕,陈教授谢绝以坐着的形式进行演讲,而选择以站立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解讲座主题的内容。陈教授把“给同学演讲”称为“向同学们汇报”,一言一辞无不体现其谦虚和认真的学术品格。陈教授的讲学风格独具匠心,他通过提问的方式巧妙地制造悬念,成功激起了大家的兴趣。紧接着,陈教授运用生动的地图演示,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地理原因塑造的五岭和岭南的地理格局。这种图文并茂的讲解不仅使得同学们对地理形成的历史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增添了讲座的生动性和互动性。讲座中,陈教授运用辩证思维,以一种独特的角度看待五岭的存在和意义。陈教授深刻解读五岭不只是地理上的屏障,也是连接的通道。尽管其在地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但这种阻隔反而成就了五岭独特的地理特色,并为岭南的形成创造了独特的条件。这样的辩证思考引发了观众对五岭意义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使得讲座更具思想性。

(陈恩维教授介绍本次讲座主题 蔡秋燕/摄)

  随后,陈教授趁热打铁为同学们讲解岭南的历史变迁。岭南稻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世纪的《广州记》中的五羊传说。陈教授巧妙地解析了这个传说,在该传说中是天赐稻谷于人间,使得过着渔猎生活的岭南人有了稳定的粮食收成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他借此机会告诫学生们,虽然传说充满浪漫色彩,但其中也蕴藏着无法忽视的知识,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掌握辨别真伪的能力,学会对历史信息的取舍。当然,陈教授补充。关于岭南稻谷的由来不止一种说法,还有“中原传入说”“本土说”和考古发现等。

  论如何,这些说法都说明了稻谷种植在岭南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并对岭南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 蔡秋燕/摄)

  经陈教授探究完岭南的粮食后,话题转向了对岭南地域和人口组成的深度剖析。回溯历史长河,当秦始皇一统天下并将岭南纳入版图时,岭南正式跻身历史舞台,继而,汉武帝统一全国,将岭南正式更名为广府城,后来演变成了广东和广西两个独立的地区。话及岭南的人口构成,教授生动叙述了广东省的独特现象,受经济活力南移和北方战乱等多因素影响,岭南地区的人口出现了大规模迁徙和重组,可以说,如今的广东省是一个移民重构的省份,其丰富的历史变迁为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社会结构提供了深刻的历史背景。

(陈教授讲解“五羊传说” 蔡秋燕/摄)

 接着,陈教授深入剖析了岭南历史文化形象的演变。尽管如今岭南地区繁荣昌盛,但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岭南地区过去存在着“荒服”、“蛮夷之地”、“边州”等刻板印象,这些负面标签折射出岭南在早期时期的偏远、落后的形象,造成了人们对岭南地区的偏见。通过研究被贬诗人的诗篇,我们能窥见那个时代对岭南的狭隘认知,这些诗篇多以“瘴气之地”为主题,描绘了一片贬低、阴霾的印象,这种以贬谪、思乡、悲痛为主题的“瘴气之地”书写模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岭南地区的一种片面认知,然而这种印象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古文大家韩愈被贬至此后开始悄然初变,韩愈被贬岭南虽有怨恨,却不消极颓废,而是大兴教育,兴建学校,使“蛮夷之地”骤变为文明之地,今天潮州的韩山师范学院的前身正是韩愈创办的韩山书院;陈教授接着讲述,如果说韩愈带来了岭南的初步改变,那么苏轼则是实现了岭南的巨大飞跃。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岭南惠州,但其豪豁达的心态为世人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万里归来年俞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等脍炙人口的诗词,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岭南的刻板印象。至岭南的慧能实现佛教的中国化,张九龄修筑栈道等,再到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全球贸易联系加强,岭南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临海优势,率先睁眼看世界,岭南便如此慢慢崛起……悠悠千百年,岭南之变,靠百姓之力、站巨人之肩、借天时地利,至于今成,感人肺腑。

(陈教授为同学们讲解苏轼对岭南的贡献 蔡秋燕/摄)

  最后,吴晟副院长为我们作了简洁而深刻的总结,他强调,作为岭南儿女,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凭借着自身文化深厚的积淀,自信地徜徉于这片文化熏陶的土地上,同时我们也肩负着将文化传承下去的重大责任。这番充满着豪情壮志的呼吁赢得掌声雷动,必将引发我们对文化自信自豪的深思。

 (文/林子豪 蔡楚如)

 (摄/蔡秋燕)

(编辑:杨林江 张溢轩 徐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