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新诗的发展和特征--《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剪影

发布者:中文学院-李明杰发布时间:2023-11-13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1030日下午,薛梅老师在E102为同学们讲述了关于在20年代新诗的发展和特征。

  上课伊始,薛梅老师以她独特的方式开启课程。她随机抽取同学提问有关上一节课的内容,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复习上节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提高了同学们上课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更是提高了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可谓一箭三雕,让同学们不得不佩服薛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的独特且深刻的见解。

   那么何为新诗?为何要新诗呢?同学们带着许多疑惑迫不及待倾听着。这份求知欲如春雨后的种子,迫不及待要破土而出,薛梅老师讲道,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救亡图存"运动。在遭受鸦片战争的打击后,一部分先进的社会人士率先觉醒。他们进行着不同形式的强国运动,试图富国强兵,但在遭受到"器物""制度"的双重失败的打击下,先进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在思想上“动手术”。

  俗话说"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既然要进行思想启蒙,就必须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代替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将文章改革为底层人民也能懂的白话文,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中国又是名副其实的""的国度,所以在白话文的新潮流影响下,诗也要改革为白话诗,即"新诗"

  胡适,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中国新诗最初的倡导者与探索者。他受宋诗影响,提出了“作诗如作文"的诗学观念,希望以自由之文破除传统诗歌种种清规戒律对诗情的束缚,并提出"诗体的大解放"口号。正是这种提倡破除贵族对诗歌的垄断,还诗于平民的理念得到了社会各派文人的纷纷响应,才先后诞生了浪漫派、小诗派、湖畔诗派和新月诗派等各类诗派,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进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

 薛梅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不同的诗派 林子豪/摄)

  在讲完新的起源和发展后,薛梅老师趁热打铁,为同学们讲授关于新诗的理论特征。讲到诗的理论,老师便提出了闻一多先生的“"诗的三美”"。“诗的三美”是现代新诗美学理论之一,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老师以闻一多先生的《死水》为例,带领同学们逐步分析这首诗背后隐藏的“"三美”"。 “音乐美”主要是指所作诗歌的节奏要美,《死水》中的“音乐美”体现在于文字的押韵和词句的重复,如全文多段开头都重复“"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既突出强调出闻一多先生对当时社会和人民的愤慨与无奈,又使全文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让朗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便被带入到诗的情感中去。所以说,“音乐美”在诗中是举足轻重的。第二即是“绘画美”,《死水》一诗中的绘画美主要体现在其描绘事物的色彩之艳丽,诗人巧妙的运用绮丽、鲜亮的词语表达诗人的极度憎恨,如“绿成翡翠""锈出几瓣桃花""蒸出些云霞",以美好的事物色彩反面勾勒出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与之绝裂的态度,其高超的手法真可谓鬼斧神工。煞尾的便是“建筑美”,所谓“建筑美”重在"截的匀称,据的均齐",通过诗行的排列形式来表达情感意蕴,《死水》便是典型的例子,每句九个字,每四句又组成一段,井然有序的排版致人以一种庄重严肃的气氛感,与诗的情感相吻合,这是闻一多先生对建筑美的完美诠释。

(薛梅老师解释新诗的特征 林子豪/摄)

  在薛梅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同学们对20年代新诗的发展和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正是因为救亡图存的需要,思想启蒙的推动,一代代先进人士对改革的前仆后继,才铸就了今日新诗的辉煌。面对新时代,身为中国新青年的同学们更应该勇担历史使命,不断继承并发扬新诗的光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基。


                                (文/林子豪)

       (编辑:杨林江 张溢轩 徐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