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同时让同学们深入理解人类情感、社会问题以及人生意义,2023年11月2日下午3点半,我院特邀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院长苏桂宁教授在G401为同学们举办了主题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倾向”的学术讲座,出席本次讲座成员有吴晟副院长、李明杰老师以及中文学院的部分同学。
苏桂宁教授(余婧雯/摄)
讲座伊始,苏桂宁教授首先向听众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来源,他引述了诺贝尔的遗嘱,奖金的一部分应该“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这里所谓理想倾向,将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随后,苏教授向听众展示了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以及其作品——苏利·普吕多姆。苏利·普吕多姆是一名法国作家,他的诗作透露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完美地融合了心灵与智慧这两种宝贵的素质。诺贝尔文学奖象征着理想追求和精神的高度,无论是1902年诺贝尔奖得主特奥多尔·蒙森,还是1903年的比昂斯滕·比昂松,他们获奖的作品都充满了崇高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并非局限于个人的狭隘追求,而是为整个人类、为整个世界着想,包含着无限的诗意和绚丽的画面。然而,苏桂宁教授遗憾地指出,当时的诺贝尔文学奖受限于封建贵族化的标准,这与时代的背景息息相关,毋庸置疑,在那个时代,文学艺术仅在贵族阶层流传,哪怕那些出身低微的作家大多也有贵族血统。
苏桂宁教授介绍诺贝尔文学奖(余婧雯/摄)
接着,苏桂宁教授同与会成员讲述了备受人津津乐道的诺奖得主之一,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加缪以其作品《局外人·鼠疫》闻名于世。这部小说展示了其中蕴含的理想主义倾向,同时也深入揭示了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光明与黑暗,苏教授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局外人·鼠疫》的情节,这也勾起了苏教授对过去三年疫情的回忆,因此他郑重地向与座听众呼吁,作为中文系的学生,下笔之前需要认真思考,其任务不仅仅是揭示社会中人性的丑恶,更要探寻一个民族在面对死亡时的智慧,因为这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的熠熠风采。苏教授认为,真正的民族精神只会在两个民族间的对立或战争中产生,而一个民族内部的政治冲突则不会唤起民族的团结精神。
苏桂宁教授深入阐述诺奖理想倾向(余婧雯/摄)
继而,苏桂宁教授先后为听众展示了俄罗斯得奖者萧洛霍夫与哥伦比亚得奖者马尔克斯的作品,他们以深入而清晰的阐述描述了俄罗斯民族生活和拉丁美洲的孤立世界,这表明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另一评判标准:小说是否广泛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是否深远。苏教授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作为例子,指出拉丁美洲每天都有大量人因饥荒等原因失踪,但由于该地区孤立的地理位置,鲜有人关注这一问题,然而马尔克斯通过作品中的巧妙叙述,成功地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深刻揭示了拉丁美洲独特而困境重重的现状。除了在内容上广泛涵盖了许多主题,《百年孤独》的文学语言也展现了其高度的艺术价值,苏教授对马尔克斯的文字张力与表现手法赞叹不已,他还提到了去年的诺奖得主——安妮•埃尔诺,埃尔诺的表现手法同样给人带来了独特而又新颖的感受:其作品采用了无人称叙事,从不同角度审视了性别、语言和阶层等领域中存在的巨大差异和生活现象,它折射出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获奖作品的审美拓展和创造性要求。
讲座结束,吴晟副院长作了简要总结。他认为中国人有一种诺贝尔情结,总觉得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强国,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数量太少。这有较复杂的原因,如果按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来看,中国作家获得此奖少就无需念念在心。他殷切地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那些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杰作。他认为,仅仅满足于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要求同学们乘此讲座的东风,拓宽视野,打通古今,融会中外,敢于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吴副院长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学术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苏桂宁教授与听讲师生合影(余婧雯/摄)
(文/金王希 蔡楚如)
(摄影/余婧雯)
(编辑:徐洁怡 张溢轩 杨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