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提升南国学子的美学素养,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的认知与理解,学校举办了博雅大讲堂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承办。10月12日下午15时,在F101开展了《空灵与中国艺术精神》专题讲座。主讲嘉宾陶东风,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州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本次讲座由院长王毅主持,副院长吴晟与唐晓敏教授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上,陶教授从三个方面——接受美学、“空灵”两个基本点、空灵美的哲学渊源,深入详细地介绍了空灵的含义。
在讲述接受美学时,陶教授引用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之一茵伽登,其在《艺术的文学作品》中的观点阐述接受美学,“纯粹的文学作品只是一个构架,是在各方面都是图式化的框架。它包含有空隙、未定点图式化方面。”由此引出“召唤结构”这一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召唤结构”是由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伊瑟尔在《本文的召唤结构》中提出的,“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召唤结构”是通过“留白”的方法来建构的。陶教授借清代八大山人朱耷的画向同学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什么是“留白”,同学们细细领会,首肯心折。
陶教授字字珠玑(李菁楠/摄)
“空灵”的两个基本点:一是空,二是灵。陶教授引用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的话,指出“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就是“空”,而“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力”则是“灵”。陶教授从苏东坡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和周济“空则灵气往来”等例子得出结论,带领同学们思考:空不是无,而是作品呈现出的人和万物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灵”必须以“空”为前提,“空灵”的精髓就是“空”与“灵”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同学们纷纷低头做笔记,记下陶教授的精彩发言。
对于空灵美的哲学渊源,陶教授认为老庄哲学中所说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观念与空灵的含义有着密切的关系。空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老庄崇尚虚无、简约、朴素的哲学,“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这个道理。
随后,陶教授引出一些与空灵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加深同学们对空灵含义的理解。其中包括简约和朦胧两个概念。陶教授援引《独钓寒江图》和现代装修的例子阐释了中国美学中简约并非简单,而是简而丰,包含丰富内涵,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空间。同学们轻声交流,思维紧跟陶教授所提到的。明代谢榛说,诗“妙在含糊”,指艺术符号在表情达意上的不确定性,即“言有尽,而意无穷”。陶教授通过对王维《鹿柴》一诗的解析生动的阐释了这一道理。
最后,对于如何达到“空灵”这一效果,陶教授给出了方法——写意。“以形写神,离形得似”。“神韵”是由于抓住了对象的精神、灵魂之后才产生的韵味。以意为中心,就是超越形体上的形似而追求精神的相似。大画家倪云林说,写意者,“逸笔草草”中“草草”就是简约,“逸笔草草”的目的就是追求“神似”。同学们的神情若有所思,想必是心中有所顿悟。
学生提问(李菁楠/摄)
陶东风教授的演说精彩纷呈,在提问环节,有三位同学虚心求教,提出自己对美学之一论题的理解和疑惑,陶教授夸奖同学们,“问题一个比一个有水平啊!”陶教授诲而不倦,仔细倾听,深入解答了同学提出的问题,展示了大家风范。
合影留念(李菁楠/摄)
王毅院长对陶教授的演讲赞不绝口,在互动过程中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碰撞融合出新的火花。此次博雅大讲堂学术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这场知识的盛宴让同学们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文/司徒静容)
(编辑:潘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