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6日,中华美育精神与文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国际会议厅召开,来自全省各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分享学术观点、碰撞思想火花。我院小记者有幸采访了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研究员高建平教授,原暨南大学党委书记、现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教授,原广东美学学会会长、现广东省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中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刘纳教授,原广东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王坤教授。
高建平:从生活和文学艺术教育中渗透美学教育
记者:教授您好,请问您对“审美主要是情感教育”这个观点怎么看?
高建平:审美是情感教育,并非指一般意义的喜怒哀乐,而是感性地对事物的认知。比方说我们看到一棵树,木材商会说木材很好,科学家会说树木的纲目,而画家则会用审美的观点看树的姿态色彩,这就是用不同的观点看事情。而这个观点具有感性与情感。这种新的看世界的方式,常人往往缺乏。小孩子自然地拥有好奇心,却会在生活中被磨灭。然而,审美教育让我们保持对世界的敏感与好奇,将感觉、感受和情感相联系。
记者:那么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人类智慧教育有什么不同?
高建平:人类知识的教育是科学的,看本质和规律;而道德是规范、传统、外在和强加的一种规范。情感则是发自内心,人本身所具有的喜欢,本身对世界的情态的关注和对世界的好奇心。有人说过,人的认识是知、义、情。知是科学的,义是道德的,而情则和审美相连,与对事物的感受相连。当然,知、义、情三者并非相互分离。
记者:有人说美学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但内容却很枯燥,那么请问教授要如何有趣的培养美育精神呢?
高建平: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哲学必然严肃。美学并不是好玩的时装美容。美学的英文是aesthetics,有美学哲学、审美学的含义,是研究美和人的感性、感受。我们意识的美,可能丑,可能崇高,也可能滑稽,美学有很多范畴而不只是单一的美。美学并不能简单地说研究如何认识美,如何制造美,如何使人更美等类问题,这样理解很狭隘。审美教育需要对对象进行分类,因材施教。一开始就灌输美学感性、理性观念,这会吓跑我们的孩子。然而,我们可以从生活和文学艺术教育中渗透美学教育。
我举一个例子,我在小区电梯里见到一对母女,女孩脆生生地背诵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她母亲却问两句之间的标点符号是什么。这就是科学教育的表现。对于诗歌,可以讲音韵,感受描绘中的景象、意境、哲理,亦可欣赏留白的意境美等技术性问题。但是,我们的欣赏不能陷入技术性中,还要品味它的意蕴和内涵。
美育就是要关注让孩子学会欣赏美好的事物,美的意识,欣赏经典,学会将欣赏美的眼光投入到社会生活与自然之中。美学所关注的,与知识的科学技术性不一样。美学教育不应该从哲学大课本范畴做起,不应该说先让他们读康德,而是先从自身对美的感受开始。可是,对于如果将来学美学专业、对美学进行研究的人,就必须要面对美学的哲学范畴,要面对枯燥,要读一读《美学史》,读一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杜威《哲学专著》等,这些都是枯燥的。而做学问就是要忍受枯燥,要查要研究,要忍耐,要坚持。其实,培养美育的欣赏能力和美学研究其实是两回事。
采访高建平教授(谢文婕 摄)
蒋述卓:美育精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
记者:蒋教授,您好。您对美学的研究不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很深的见解,那么您能向我们说一下中华美育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吗?
蒋述卓: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因为它包含了美育精神,里面还有其它的中华精神、哲学精神,民族精神也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所以美育精神只是它当中的一部分,但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中国是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民族,它两千多年来已经奠定了很深厚的美学传统,比如说从诗经开始的风雅颂和风骚传统,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以及我国的书法,都构成了我国的一种艺术,其中亦有一种庄重的精神。此外,还有绘画,中国的山水画,那是独一无二的,这些都是美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所以它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最精髓的部分,体现为中华美育精神。
记者: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利用中国传统的审美资源来更好地进行审美教育呢?
蒋述卓: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资源很丰富。现阶段,新媒体的技术给更学生和民众有更多的视觉的效果,让他们不仅仅读到文字,还能看到真正的图片。如此一来,较口头上来说,这样的方式使更多的内容与形象能深入到脑海里。通过文化资源,学生可以得到更感性又有更深刻印象的教育,另再采取一种互动的方式,如通过题目,测试的方法,这样就加深了更多的深刻印象。
采访蒋述卓教授(谢文婕 摄)
柯汉琳:认识并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重视全面的审美教育
记者:柯院长,您好。美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去弘扬和发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美育精神又有什么区别呢?
柯汉琳:首先,应该先了解中华美育精神究竟是什么。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华美育精神既有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也跟西方的美育精神相通。但首先要了解中华美育精神与中华美学精神的关系。美学精神大于美育精神,美育精神属于美学精神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前者受到后者的规定而体现了后者。中华美学精神有几个特点,一个是非常富有道德精神,我们的美育首先体现了中华传统道德精神,主要是儒家道德精神,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当然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再一个是,中华美育精神与中华美学精神一样都以中和美为理想,可以说中和美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学和美育的一种人格的也是艺术的追求。孔子所说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这种适中、中和或和谐的风格,是对艺术也是对人格的道德理想要求。再说,中华美育精神重视艺术教育,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艺术教育,这点跟西方应该是相通的。
记者:您在这次学术会议上特别谈论了《诗教精神》,您为什么选这个问题来论述呢?“诗教精神”就儒家的倡导而言应怎么理解呢?“诗”在美育中有何特别的意义呢?
柯汉琳:“诗教”这个概念大家比较熟悉,是孔子所提出来的。他所提出的“诗”指的是《诗经》,“诗教”指的就是以《诗经》来教育人,就是用一种艺术来教育人,这是中国古代非常典型的美育理论。我们这次会议主要探讨中华的美育精神,而我个人认为,“诗教”最集中体现了中华美育精神,所以我从具体问题切入来谈。从孔子提出的“诗教”来看,他强调的还是道德教育,虽然从《诗》入手,谈的是诗歌,但扩大来说,是以文学;再扩大一点来说,是艺术。美育精神最核心的观念应该是它教育人所要达到的目标,这种追求就是最主要的核心精神。孔子入某国,看到某国国民温柔敦厚,他认为这是“《诗》教”的结果。那么为什么《诗经》可以培育出这样的人格呢?因为他认为《诗经》本身就是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中和的美,而这样一种诗风,它必然能够培养出温柔敦厚的人格。这种人格也是孔子的理想人格的体现。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很高,他认为《诗经》的内在精神跟“天道”相通、相契合。“诗者,天地之心也”,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他认为通过《诗经》的学习,可以使人达到一种跟宇宙、天道相通的天地境界 ,这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由此来说,“《诗》教”的美育精神是博大精深的,境界是深远的。
记者: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那么对于部分学校只开展一些艺术教育来培养学校,您有什么建议吗?
柯汉琳:美育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但是它不等于艺术表演。现在好多学校把美育片面理解为唱唱歌跳跳舞写写字等这样的艺术活动,或把艺术作品看成美育成果,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或不准确的。美育成果最终或主要指的是审美的人,艺术作品只是进行美育的手段,把手段当成成果是不对的。其次,美育包括实践意义上的美育,也包括理论意义上美育。后者是对人进行美育理论知识的教育,目前我们最缺少的就是后者,所以我们更要加强这方面,两者结合起来就完美。
采访柯汉琳院长(谢文婕 摄)
刘纳:教育虽有功利,社会仍存审美情怀
记者:刘教授,您好,请问您认为现今学校美育工作是否有些急功近利,审美教育应该怎样符合规律的开展呢?
刘纳:这个时代,你认为现在的学校美育工作真的能摆脱急功近利吗?当然,年轻人还是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存有情怀的。就现当代的电视剧《琅琊榜》为例,有人说他卖情怀,但我觉得情怀要能卖也挺好,也有审美的功效。看豆瓣的年轻人对此的评价可以看出,年轻人对审美还是很渴望。审美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是美育的特点,也是美育的规律,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开展美育,若是把它当成学校教育一条条来学,那就相当于做人体解剖,成为科学教育了。
记者:您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著名的研究专家,您认为如何把现当代文学教育和美育教育相结合?
刘纳:在我看来,其实不用把现当代文学单独提出来,各种文学,包括中外古今的文学都可以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其实,所有艺术的教育乃至文化教育,都可以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在中国文化里肯定包含着中华美育精神。即使一个土著民国家的文化也肯定融合了很多美的东西,虽然他们融进了现代文明,但还是保留他自己的一些制度精神和美学精神、美育精神的。就是说,可以用来进行美育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至于它的多样性如何?我们可以再去深入做研究。
刘纳教授和柯汉琳院长亲切交谈 (谢文婕 摄)
王坤:情以化人,学会感受美、发现美、表达美
记者:王教授,您好。请问您对“审美主要是情感教育”这个观点怎么看?
王坤:我同意这个观点,今年有一个大会在北京召开,它的主题叫做“学以成人”,那么围绕着文学教育展开的这个美育,也可以套用这个句式,叫做“情以化人”,情感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哲学是个纯理论的东西,它靠理论的逻辑让人信服,它有它的特殊方式,但是文学不一样,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哲学的理里边有没有情?文学的情里边有没有理?在西方,比如说古希腊和阿拉图严格地把理和情分开。在中国,文学的源头或者说美育的源头,强调文学和情感的密切联系,同时把情感里包含理性叫做“情智合一”。此外,一定要注意文学和哲学,一个理一个情,但我认为情理不能决然分开,特别是文学的情含着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边,概括为“饥者割其食,老者割其势”,我认为还要加一句“智者割其思”。美育还要注意,我们经常跟中小学讲“德智体美”,大学里就高级一点,说“美是人的本性”,既然美是人的本性,为什么要强调美育呢?这个问题要和社会说清楚。人的本性是一个多缘体,人的本性有好有坏,那么人在现实生活当中,出于生存的需要,出于功利的需要,会经常扭曲和压抑美好的东西。正因为这样,我们一方面要强调美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要强调大力加强美育,将在生活当中被扭曲和被遮盖的本性发掘并弘扬。
记者:那么您认为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人类智慧教育有什么不同?
王坤:智慧教育就是哲学,就是学以成人,道德教育就是伦理教育,就是讲我们要遵守必要的规则,人要向上,这个问题其实是真善美的问题。哲学讲真,也就是逻辑是真的;道德是伦理学研究上的。然而,人除了要求知,求真,求善之外,人还要求美,要反对丑。这个美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说美是无功力的,但是最后这个美又含有功利性。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美学本身是个情感学,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人在情感教育的时候,要把这个情感往这个审美格调发展,不要把这个情感往低端拉,我们要把它往上提。
记者:美学美育是现代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我校是一所应用型大学,您认为应用型大学应该怎么更好地发展审美教育?
王坤:这个问题有一个大视野一个小视野。大视野来讲,就是新生入学要结合情感教育,结合这个文学专业教育告诉新生,上大学以后要实现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学习心态的转变,不要再向以前那样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分数。我经常跟学生讲,你来上大学,来学文学理论,来学美学理论要学习李白的豪迈和潇洒,就是说“仰天大笑出门去,从此分数是路人”,不要在执着于分数,不要在执着于考试成绩,心态要转变,这是宏观的。就微观来说,具体的是学习思路转变。在日常生活当中、在课堂学习当中,就美而言,就文学感受而言,我们不要试图去把握唯一的标准答案,我们的目的是提高自己对美的感受能力,尤其是对美的发现能力,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表达自己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因为当你能感受美,发现美是你个人的事情。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你要把你的感受与发现表达出来,刚才刘纳教授在会上说“某老师讲课只是念一遍唐诗,然后问你妙不妙。”它是只注重领会本身,不注重表达。在当下,我们要注意表达,你有能力感受美、发现美,你还要把你感受你的发现表达出来,让别人从你的表达当中也去感受美,发现美。
采访王坤教授(谢文婕 摄)
(文/胡钰炀 黄瑶妃 陈怡婷 黄雨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