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好长一段距离,我就已经看到了那个骨瘦如柴、弓着身子的老人。他背着个布袋,不时地往路的尽头处眺望。那场景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遥远,遥远地被我埋在了记忆里。
小时候我不懂,为何伯母和婶婶经常“警告”我们一堆小孩儿不要随便吃爷爷给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因为爷爷经常捣鼓一些药材,以至于他的房间,身上里都有着一股浓郁的草药味。所以他们都嫌弃他,说他不讲究卫生,然而我却是喜爱那种味道的,或者说是一种习惯更为贴切,一种延续至今的习惯。
当然了,伯母和婶婶的警告对于一群“贪吃蛇”是不管用的。至今尤记忆犹新的场景便是:每到墟日里,我们堆小孩儿都会算准时间,翘首以盼。往往都是爷爷还在路的转角处我们就能眼尖地探测到他肩上的布袋子,那袋子是鼓起来的还是瘪下去的,我们都能一眼识别,那技艺被我们称为“千里眼”!
而最为壮观的便是我们向爷爷飞奔的场面了,四五个孩子一齐竞争着,谁也不愿输给谁!往往这时候爷爷旁边的大爷爷或是二爷爷等人都会“自觉”地让开一条道,然后手不自觉地摸摸自己的袋子,笑着摇摇头赶紧离去,而爷爷的布袋子就不会是那么幸运的了!
“不要急!不要急!慢慢来啊……”此时我们总是会自觉地一个个排好队,而爷爷则用他那粗糙的手探入袋子里一个一个地把东西拿出来,有时候是橘子,有时候是糖果、梅子,各种各样的吃的。为此我们还会在爷爷还未回来之前打赌下注,赌今天会有什么好吃的或者赌爷爷具体什么时候到家。
如今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还记得前年回家时,老远地就看到了爷爷还算健朗的身影,还是背着那个布袋子,还是有一群小孩儿在家等着他回来。只是此时的他步子却不似昔年沉稳,而小孩儿也已换了一群,他们不再喊他“爷爷”,而是“老爷爷”了,即曾祖父。
而今,隔着老远的距离我却是忍不住泪湿了眼眶。那个骨瘦如柴、弓着身子的老人,他是我那高大伟岸、步子稳健的爷爷吗?他依旧背着那个布袋子,只是它却不再是鼓起来的!
我放下手中的东西,用手比划着叫他把布袋给我(因为爷爷的耳朵在年轻时就已重度失聪)。我慢慢地把所有的东西都装进袋子里,看着再度鼓起的布袋子以及爷爷看陌生人一样看我的眼神,我的眼泪却是再也控制不住地往下掉落。那被时光褪去颜色的布袋子啊,却被我染上了泪水!
(作者:2016级应用语言学 叶秀芳 17817517173)
时间:May 29, 2018 9:08:00 PM
录入者:夏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