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黎倩怡 刘思粤 曹婼喧)3月29日下午,由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举办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系列活动的第一讲在G304拉开帷幕。第一讲《白鹿原》阅读指导由王毅教授主讲,中文学院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院长柯汉琳发表致辞。
柯院长致辞(曹婼喧 摄)
王毅教授深情并茂叙读书“六思”
王毅拿着一本厚厚的白鹿原纸质书走上讲台,以“一个民族的秘史”引出《白鹿原》导读六思。《白鹿原》讲述的是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陕西白鹿 村中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纠葛,《白鹿原》现象成为陕西的骄傲和文化名片。通过白、鹿两个家族纠纷折射出社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变迁。
王毅教授介绍《白鹿原》(曹婼喧 摄)
《白鹿原》何以成为名著?王毅用八个字概括第一思:自身分量、自身质量。作品的自身分量必然饱含了民族性格、时代关注、共同梦想、内在情结,作家情怀。经典著作是丰满、鲜活、复杂、微妙的集合体,自身质量就体现在作家的写作功力与艺术呈现上。他用“鏊子”之喻表明经典作品必然超越任何简单化的意识形态标签和政治哲学定性,使历史呈现出原生态的生命灵气。谈到文学作品的可议之处,《白鹿原》中的坚守与憎恶,不免也带来争议,读者要亲身去体味书中现实生活形态和人生感悟。
王毅教授分享“六思”(曹婼喧 摄)
文学即人学”,《白鹿原》通过对人物本身、人际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作品的人文气息。景物描写的存在是体现其人文气息重要部分,王毅一字一句朗读片段,对精彩景物描写进行赏析。“一切景语皆情语”,王毅认为学生也可以从《白鹿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搜集文本中凡是出现景物的描写、地貌描写的文段,归类汇总,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与研究成果。第五思中,王毅提出文学作品具备阶级性与人性反思。他认为,人不可避免地具备社会性,好的作品一般拥有阶级属性,他以《白鹿原》中主人公白嘉轩对鹿三的称呼为例,并向学生呈现了人的欲望动力与深渊般的内心世界。
王毅以隐秘世界的洞察为题提出《白鹿原》第六思,从作品中三个人物内心独白,声情并茂地结合人物特征用“田小娥——我心悲苦”、“白孝文——谓我何求”、“鹿三——哎,人这一辈子”三个小标题,提出问题。他还引导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文学人物,写出人物传记,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书本的了解。
讲座现场(曹婼喧 摄)
"整本书阅读”指导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读书质量
柯汉琳在开幕式致辞中说,网络时代的到来,快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已成为青年学生一种普遍甚至时髦的阅读方式,这种读书的方式和习惯已严重影响了读书的质量,也影响了我们期望通过读书提高大众综合素质的愿望的实现。“整本书阅读”观念的萌生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上世纪对于“文选式教科书”不足的反思,他说过:“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探究可以彻底。”
柯汉琳认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我们要倡导“整本书阅读”,要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系列活动,通过对书的深读与精读,来提高学生的读书质量和综合素质。书存在两种精神,一是敏感性精神,一是理智性精神,要把敏感性精神与理智性精神的书籍相结合阅读。柯汉琳主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立足于“文学”的读书范围,扩大为“大文学”,再走向人类文化视野的读书范围。也就是说,不仅要读文学方面的专业书籍,还要读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其他人类文化的书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柯汉琳表示,讲座所选的指导书籍要具有经典性、权威性,注重新颖性、可读性和学生水平的可接受性。“整本书阅读”活动虽然不算全国首创,但在大学是少有的。中学可以开展“整本书阅读”,高校也需要这样的活动,大学生应有更高的要求。本系列讲座面向全校学生,为学生提供交流分享平台,在面对面交流中互相碰撞、共同进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读书的快乐。
据了解,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活动全过程分三阶段,第一阶段由指导教师举办讲座,引导学生如何读完整本书;第二阶段以学生为主体,交流读书体会,并展开讨论;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完成读书计划后,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形成读后感、评论文章或读书笔记等,上讲台演讲进行分享。
学生是“整本书阅读”指导活动的主体
“整本书阅读”指导活动的主讲人和指导教师除了本院专职、兼职教师之外,也将邀请校内外其他学者、教师、作家担任。主讲人和指导老师将对全书进介绍、推荐,“引”学生进入知识大门后,学生可选参一本书阅读学习的全过程和提交一项读书成果(可计入学分),可同时参加其他书的阅读活动。
柯汉琳建议,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去读和评,不要代替学生去思考,但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是整本书阅读的主体,要让学生通过讲座获得读书方法和思路。要引导学生读原文,从文本出发去思考,而不是从某种观念、概念出发;要知人论世,也不能全用作者的经历和时代去诠释作品;反过来也不能“裸读”,完全走形式主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