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上午八点正式开始,在各组答辩老师宣读答辩的顺序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之后,答辩学生以PPT的形式进行3分钟的论文展示,主要从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论文整体框架、论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展望分别进行阐述,再由答辩老师针对论文的缺点进行提问,给出论文后期修改的建议,最后由答辩小组按标准评定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最终成绩。
对外汉语专业的答辩多集中在F102和F103,分别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的答辩老师由周健、伍巍和周欣茵担任;第二组的答辩老师由王福湘、蔡建华、刘琴勇担任。答辩者的选题多种多样、各有千秋,例如有《汉语成语的语义关联》、《英汉禁忌语的对比研究》等关于词语类的研究,有《俗语中的鬼文化》、《蕴含在歌词中的广州文化》等关于对文化类的研究,也有《中国城市旅游广告语的修辞研究》等关于修辞类的研究。
伍巍老师现场提问 (郑楚萍 摄)
在第一组答辩中,李雅韵选择《德国汉语初学者笔顺偏误分析及训练对策》作为论文标题,她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对策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论文内容。她说,这份毕业论文通过问卷方式,再经与同学的合作完成。周欣茵老师提出,“有些学生认为只要写对就行,很少考虑笔顺问题,那你认为这要怎么办?”李雅韵同学认为,笔顺写错是常有的事,或许以后都是如此,这是很难改变的。 对此,伍巍老师把论文中德国汉语初学者与前一位同学的韩国汉语初学者作对比,并指出这是由于两者的认知与起点不同。
李雅韵同学阐述论文 (郑楚萍 摄)
王福湘教授针对第二组论文出现的问题指出,“不能因为例子少,就乱来;也不能句子没搞清楚就用来当例子,要看懂句子”。除此以外,他还表示,有时候词典上的、工具书上的东西就是不一定就是对的。
新闻采编方向的答辩会在F104进行,参加第三组答辩会的有徐琼教授、肖四新教授、龙灿宇老师、谭红云老师组成的答辩小组及39名毕业生。在答辩中,答辩老师多次对答辩人论文中的关键词的选择提出质疑,认为答辩者普遍存在对论文关键词理解不透彻、概念不清晰,导致整篇论文的侧重点有所偏差,出现论文整体结构凌乱、重点不突出、研究对象不明确等问题。对此,答辩老师强调,要理清关键词的涵义,提高用词的准确度,尽量减少失误。
刘静桦同学阐述论文 (摄 梁小琼)
在第四组的答辩中,唐晓敏教授、周文老师和谢志平老师担任答辩老师。其中王姿懿的论文《自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研究》从自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和自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应对这两方面进行研究,老师表示该论文结构非常清晰,逻辑严谨,理论扎实,并且能紧扣主题,但存在小问题,例如著作的引用不权威,论文缺乏生动又切合主题的案例,希望能加以改进。唐晓敏教授向毕业生提出建议,在选题方面要找到独特的视角进行研究,要学会从小处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有一种小中见大的效果,这样的论文才有价值。还有一点答辩老师多次指出参考文献的选择一定要选择最具有权威性的,注释要直接引用著作,尽量不要转引。
在答辩小结中,答辩老师针对答辩者普遍存在选题范围太大、格式、用词错误等问题,建议研究一个有代表性的话题,提倡小题大作,不要大题小作;避免出现错别字,检查全文,纠正错漏,规范格式,同时还要有创新精神。
(文/郑楚萍 梁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