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 learning for Real life.” (真正的学习为了真正的生活) 刚刚拿到美国贝佛大学(Bellevue university,简称BU)的学生ID卡,我就被卡套背面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如今,来到美国近2个月时间,这2个月的学习和生活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启程:敢于追求和拼搏,年老了才不会后悔
来美国之前,我对这个遥远陌生却又耳熟能详的国度充满好奇,学院与BU合作的赴美研修项目更是对我具有无限的吸引力。2011年1月,学院官网公布了赴美研修项目的消息。看到消息时我很激动,可是心里的小自卑又在作祟,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妈妈说的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年轻人要敢于追求和拼搏,年老了才不会后悔。”这句话让我对彻底地激发了BU的向往,为什么不去试试呢?勇敢做自己,努力过,拼搏过,无论结果如何,至少还对得起自己。
从决定报名到参加全英面试只有短短的三天,适逢期末考。我上网查阅了大量关于BU的信息,并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写出详细的申请书,幸运的是,我通过了面试这一关。随后,在学院领导的关怀及国际交流中心负责老师的指导下,我准备了相关的材料。二月初,我收到录取通知书,二月底拿到签证,在学校办理了相关手续之后,终于在三月初飞赴大洋彼岸。当时的我,在兴奋之余,也感到很害怕。因为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个未知数。
(与当地市长合影)
学习:在国际化课堂中学会辩证思考
在美国众多大学当中,BU是不算太大,但是很特别的一所大学。它成立于1966年,是该州最大的传统独立大学之一。BU的老师都具有国际化的专业背景,又精于自己研究的方向,学生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有益的指导。学校和图书馆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我在这里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更加辩证地看问题,如何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以前我觉得“批判性思考”很虚无缥缈,现在我觉得这是很实用的看待问题和学习的方法。我想这一点,无论在我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中,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BU的选课机制非常灵活,除了必修的核心课程之外,还能选修许多其他不同学科的课程。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研究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我在这里感受到了身处一个多元文化环境学习的乐趣。比如在我选修的一门口语交际课程上,很多学生都有在多个国家的受教育或生活的经历,会三四门语言的学生不在少数。所以在讨论社会现象或举例论证时,我常常可以听到很多新奇的观点,这种学习环境对我开展研究很有启发。
BU的课堂氛围很轻松,课堂充满了欢笑,课堂外同学们也经常聚会。很多学生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有着浓厚兴趣。我在BU的第一周就结识了两位正在学习中文的朋友,分别来自美国和日本。我们成了语言学习伙伴。我慢慢发现,这样的交流过程不仅是对英语语言本身和美国文化的学习,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中文水平。他们经常会提出一些我平时忽略的问题,比如中文句式的用法。这样的反思,让我开始在谈话时有意识地注意规范自己的中文。
BU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很丰富,还支持馆际互借。无论你需要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学术资源,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如果需要帮助,发个Email或打个电话给工作人员,48小时内可以解决问题。也许是因为美国人的版权意识很强,这里图书售价都很贵。因此读者也更爱惜书籍,我曾经在图书馆见到一本1920年出版的书,上面竟然没有一丝涂划的痕迹。
另外,学校经常举办论坛或者讲座,学生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找到讲座信息,指导员(adviser)还会发邮件提醒你。说到adviser,不得不提到这里的指导员机制。每个学生都有很多不同指导员,有关课程与学术方面的,有负责帮你修改简历找工作的、有专门负责学生写作的等等,还有的专门负责国际学生的国际交流项目。他们都很耐心与和蔼。刚刚来的那几天,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多亏了这些非常友善的老师们,才让我们迅速从琐事当中脱身,更高效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
课外:“我见到了巴菲特!”
(黄迪萍见到了“巴菲特”)
出国之前,我还有一个很担忧的问题:作为英语为外语的学生,口音问题会不会是我最大的沟通障碍。来到这里以后,我发现自己多虑了。每天无论在路上、学校里、商店里我都可以听到世界各地的语言,这些对短短半年的海外学习来说无疑是最有益的环境,因为我被迫要接触和适应各种语言和文化。
阳光灿烂的日子,学校的大草坪就是好去处。花香香,暖洋洋,与朋友一起谈天说地,抑或是独自一人潜心阅读,何等惬意。在校园里闲步,在图书馆看书,都是度过周末的好选择。
大雪纷飞的日子,我们跑到学校后山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当一张张相片上传到QQ空间时,国内的亲朋好友都纷纷回帖说:只有童话故事里才会有这样美丽的景色。
(与“高教授”合影)
在短短的两个月里,我参加了很多有意思的活动,如观看纽约现代舞团巡回演出,组织日本地震赈灾活动、教小学生写中文等。每一次活动结束后,都会有很多外国朋友上前来请求和我们拍照留念。最难忘的是在今年的4月30日,我很幸运地获得与世界各地的社会名流一起参加巴菲特年度见面会(share holding meeting)的机会,这份经历对我来说相当的宝贵。
当然,国外的生活并不总是新鲜和丰富多彩,一个人会有孤单的时候,也会遇到由于文化语言不同造成的沟通问题。5月,这里的天气还是那么冷,不时会传来龙卷风来袭的消息。这让人开始怀念广州和煦的阳光和淅沥沥的春雨。
“Real learning for Real life”,我非常感谢和珍惜学院和BU给我提供这个学习的机会。半年的时间稍纵即逝。在剩下的几个月时间里,我将努力做到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时间,为自己的人生递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文作者为我系08级涉外文秘班黄迪萍,我院2011年赴美研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