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sciencealert网站6月16日报道,一项发表于bioRxiv的新研究《末次间冰期西南极冰盖崩塌的基因组证据》显示:南极洲西部的海湾是两个不同种群的特奎特章鱼(Pareledone turqueti)的栖息地。这项研究通过对海洋动物的历史基因流动进行分析,发现了南极西部冰盖在末次间冰期坍塌的证据。
附带两排肉质吸盘的粉色章鱼腕
研究团队对威德尔海和罗斯海的特奎特章鱼种群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发现约70000年前这两个种群之间发生了祖先基因流动。这表明:一个古老的海道可能曾经在南极西部冰盖上存在,连接了今天的威德尔海和罗斯海。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种基因流动只能通过末次间冰期期间南极西部冰盖的完全崩塌来解释,我们推测这大约发生在68年至265年之间。”如果当时发生了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再次发生,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全球气温已经接近类似的阈值。
本期的极地科普就到此结束了,如果你对极地风光、极地动物、极地趣味知识感兴趣,敬请关注“南国极地问题研究中心”公众号吧~
科普注释:
特奎特章鱼(Pareledone turqueti)是一种环南极分布的底栖章鱼。该物种的深度范围很广,从浅水区到4,000米深。特奎特章鱼的外套膜长度可达15厘米。其生物特征是身体周围没有皮脊,皮肤近乎光滑,布满低矮的颗粒状肿块。(来源:维基百科)
原文链接:https://www.msn.cn/zh-cn/technology/a-grave-warning-about-antarctica-is-hidden-inside-octopus-dna/ar-AA1cCPsI?li=BBnbfcL#im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