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学校新闻主页
图书馆肩负着保管知识的使命,承载着培养人才的重责,是大学精神的彰显传承,也是治校办学理念的现实呈现。近期,我校二期工程项目中最大的建筑群——新图书馆项目各主体建筑相继封顶,新图书馆作为学校亲水型新地标建筑,将于明年中旬投入使用,未来将承载起南国师生校园生活区与教学区空间转换的枢纽功能,届时我校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极大提升。
图书馆项目建筑主体陆续封顶
图书馆项目概况
新图书馆建筑群比邻跃龙湖,涵盖一栋主楼(图书馆)、四栋教学楼和一栋景观塔,总建筑面积为44124.9平方米。图书馆楼层由负一至四楼,共计五层,配备电梯。藏书量150余万册,内设阅览位近2000个,整体建筑均位于地面之上,保证了整体采光。新馆是我校新的地标,更是一个集学习研究、信息查询、知识创新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校园文献信息中心、自主学习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教学楼分别为五层和六层设计,内设100余间教室。
图书馆项目外观效果图
建筑布局与功能
我校图书馆在建筑设计时,借鉴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风格,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既有历史感又不失现代感,建筑外形以红瓦屋顶为主。
新馆坐北朝南,登上一段阶梯方可步入一楼大堂。一楼有新书展示区、展览区、精品馆藏区,共计约880平米的空间用以展示书籍。同层还规划了期刊阅览室、阅览区、校史厅、创客中心、沙龙交流中心、服务总台、自助服务区、储存间、图书漂流区。为传递我校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特色,图书馆还专门开辟了文创展示售卖区。
登上一段阶梯即可步入图书馆大堂
二至四楼主要为馆藏区和阅读区,可容纳数十万册的书籍。三楼专门为教师群体设置教师研修室,内部有独立的空间用于教师单独备课,也有圆桌小会议室可用于团队或课题组开会、举办小型沙龙。在每一层相对空旷的空间,还随机设置休闲区,配备沙发,供师生休息。新馆增设了更多的自助设备,为师生提供信息资源一站式智能检索与下载,供读者进行书目检索与查询借阅信息等服务。
一楼沿梯而下即步入负一层,图书馆的员工主要在此层办公。负一层近一半的区域作为密集书库使用。同时,该层还向外延伸出两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学术报告厅和音乐厅,未来这两大功能厅将承载学校大型会议和演出的重任。图书馆咖啡厅坐落于负一层,与户外草坪相连,室内面积约266平米,户外设有数十个遮阳伞座椅。
新图书馆毗邻跃龙湖环境优美
据悉,新图书馆阅览区设置有六人桌、八人桌、长桌、沙发软座、USB充电插口,四楼还设有24小时自修区,逐层设立茶水间和洗手间,在细节之处体现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高标准追求。
图书馆内部布局图
对标高水平图书馆
图书馆馆长孔晓明指出,目前使用的图书馆属于过渡性质,新图书馆建成后将是真正的“鸟枪换炮”。图书馆将以学校转设及新馆落成为契机,以“建设一流民办高校图书馆”为目标,推进实施图书馆“对标赶超计划”,做到“环境一流、设施一流、资源一流、服务一流”。打造“三个中心”:文献资源中心、文化学术中心、读者学习中心。新图书馆将加大电子资源和外文原版书籍的采购力度,改善当前电子资源和藏书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同时,新馆将逐步落实高速有线无线网络、独立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安装先进的读者进出通道系统及安检系统;建立人脸识别系统;建设好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提升图书馆服务的便捷性;修改完善图书馆网站,更好展示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图书馆项目建设进展
亲水型新地标大幅提升办学条件
基建处副处长周平锋透露,一个设计精美、文化氛围浓厚的图书馆能够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学校有意将新图书馆打造成为校园的“亲水型地标建筑”,成为学校的一张新名片。新图书馆毗邻跃龙湖,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宁静、宜人的阅读和学习空间。周平锋认为,新馆的硬件设施显著提高,为丰富馆藏资源和提升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新图书馆配备了校史厅、音乐厅、报告厅、沙龙交流厅、研修区、创客中心、文创展示区等功能性区域,提供了个性化的体验空间、创新空间和学术交流空间,成为师生交流学习的第二课堂,可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幅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党委宣传部)
——本文转自学校新闻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