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2014年9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校共13名学生赴台湾真理大学开展交流学习。本学期,他们为我校师生分享了在台湾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台湾学生迎接我校学生
课堂学习与课外生活同样精彩
课堂上,交流生们专注专业学习;课后,他们还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2012级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林湘钿说,台湾的学习对课程选择有比较大的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一些必修和选修课,大一到大四的课程都是可以选择的,甚至可以跨系去选择一些课程。
课堂上老师们都很注重分组讨论,2012级中文系的王姿懿格外怀念每一次讨论的时光——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思考,当遇到与自己看法不一致的观点时,要么欣然接受,要么阐明并维护自己的观点。王姿懿认为,这不仅是一种取长补短的最佳途径,也是考验合作精神,检验自主学习成果的最佳方式。林湘钿最喜欢的是《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课,她说这种讨论式的上课模式有利于自己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我校学生在台湾真理大学
《淡水老街的新味道:返农与文创行销》这门课程,光听名字就很吸引人。林湘钿对这门课印象尤为深刻。前半个学期该课程的学习以老师课堂授课为主,后半学期则是到各个文创点做课外体验,老师甚至会带他们到山上去学习如何种植香草,如何把文化融入到香草中等。林湘钿说,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课程,而且充满了趣味性,让她收获良多。
我校学生(左、右)服务“第十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除了平时课程的学习,交流生们的课外活动也很丰富。他们还被邀请参加了迎新活动、钟逸人学术研讨会等,林湘钿和王姿懿也主动报名担任了“第十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工作人员。林湘钿说:“第十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不仅让我了解一个书展举办的具体流程,也让我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
“台湾,真好,真美”
繁华的台北、美丽的台中、悠闲的台南、浪漫的垦丁……台湾之旅,除了在学校交流学习之外,林湘钿和同学们也常在周末等空闲时间到各处去看看,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接触各色各样的台湾人。
台湾学生带我校学生品尝当地美食
“台湾,真好,真美。”在去过的众多地方中,林湘钿最喜欢的两个地方是“渔人码头”和“诚品书店”。一个是台湾的著名景点;一个是24小时营业的书店,但它们给林湘钿的感觉是那么的相似——平静、舒服。而对王姿懿来说,每一次出游,都有不一样的快乐;每一次出游,都有前所未有的体验。王姿懿说,台湾的自然景观虽然没有大陆的壮观、震撼人心,但是也别具特色,因为有一种专属于宝岛的清新。
真理大学组织大陆学生旅游
“台湾人热情、友善,但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地民众的素质很高。” 林湘钿说,在台湾的街道没有垃圾桶。因为当地人觉得有垃圾桶就会有垃圾,设置垃圾桶只会使道路更脏。电梯扶梯上人们自觉靠右站,左边留给快速通行的人;捷运(地铁)上的博爱座位会一直为有需要的人留着,通常不会被人占用,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当地人较高的文明素质。而王姿懿感触最深的是“谢谢”一词几乎是所有人的口头禅。比如:王姿懿每次去校门口的“Family Mart”(便利店)买东西时,老板对她说的“谢谢”的次数都不能用一只手能数得过来。
我校学生在台湾北海岸合影留念
台湾老师寄语学生:全力与赴,莫忘初衷
“当我们即将结束在台湾的交流学习时,教授《中国文学史》的老师蔡造珉送了我们一本自己写的书,他在书上寄语:全力与赴,勿忘初衷”,林湘钿如是说。在课堂上,蔡造珉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之外,还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此外,他还经常关心南商交流生们的生活情况,嘱咐台湾的同学好好照顾他们。虽然是很小的礼物,却让林湘钿很感动。王姿懿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她印象深刻,课上的老师常爱以自身经历为例,给学生讲课;而课下师生相遇,他们也会畅所欲言地交流。
台湾老师寄语我校学生“全力以赴,莫忘初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赴台归来,林湘钿说:“很难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台湾,但我真的很喜欢台湾。这些都是我人生路上宝贵的收获,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会再次去台湾。” 王姿懿用“短而精彩,短而充实”来形容这段台湾的交流之旅。王姿懿表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她都没有脱离自己原计划的轨道,不仅学到了知识,看到了美景,学会了感恩和珍惜,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记者 严嘉瑶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时间:Jun 4, 2015 8:30:00 AM
录入者:尹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