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17日,首届“多语种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讨会”在我校国际会议厅召开。研讨会由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主办,我校多语种中华文化译介研究中心和英国斯特灵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口笔翻译及跨文化研究中心(SCITIS)共同承办。来自中英两国多所高校的70余位学者分别在线下和线上出席了研讨会,围绕中华文化译介研究、跨文化翻译策略研究、智能时代翻译研究、翻译学科建设与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探讨。我校执行校长王华教授致开幕词,包括副校长王铭玉教授在内的9位相关领域专家作主题演讲,我校3名青年教师作交流发言。督学顾也力教授作研讨会总结发言。
研讨会现场(刘传庆庆 摄)
执行校长王华致开幕词(刘传庆庆 摄)
开幕式由多语种中华文化译介研究中心主任、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温宾利教授主持。王华致开幕词,王华指出,世界正朝着多极化和多元化发展,翻译工作者已成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王华强调,新时代的翻译人肩负着将翻译的重心从“翻译世界”转为“翻译中国”的光荣使命。“传播联结未来,交流促进发展”,王华希望凝聚各方智慧,通过围绕大会议题展开学术交流,促进我校外语学科,特别是翻译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温宾利教授主持开幕式(刘传庆庆 摄)
9位专家围绕研讨会议题发表主旨演讲。王铭玉教授就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中央文献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外翻译传播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以中央编译局和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探讨了中央文献翻译的概念、机构、方法、路径等,并介绍了中央文献翻译的具体措施、平台建设、人才培养、项目成果等。
王铭玉教授作主旨演讲(刘传庆庆 摄)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李丽秋教授就国内MTI朝鲜语学位论文现状、问题与对策发表了主旨演讲。她对国内15所大学的390篇MTI朝鲜语学位论文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指出了选题雷同、理论运用不当、研究方法欠妥、语言错误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李丽秋教授作主旨演讲(刘传庆庆 摄)
中山大学华南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亚非语言专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佟君教授就日汉翻译中的汉字词共用现象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了中日语两种语言共用的汉字词对于语言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与借鉴意义,并阐述了汉字词共用现象对日汉翻译的影响,如异化翻译的便利性、汉字词的互用、汉文的训读翻译、汉诗的俳句转用、文化翻译等。
佟君教授作主旨演讲(刘传庆庆 摄)
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安然以从中国阴阳哲学看“跨文化性”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她从“跨文化性”的角度列举了四种研究跨文化性的方法,指出了“我的跨文化交际”与“你的跨文化”的不同意义。她认为,中国阴阳哲学可用来提供对跨文化性解释的另一个维度,并举例说明了矛盾、动态和和谐三个阴阳特征,以表明它们是如何嵌入到跨文化过程中的。
安然教授作主旨演讲(刘传庆庆 摄)
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云山杰出学者蓝红军教授就数智时代的翻译与翻译研究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翻译学科建设正面对AI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挑战;面对数智技术所带来的挑战,研究者需要强化自身信息化素质与能力,学科应制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加强信息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蓝红军教授作主旨演讲(刘传庆庆 摄)
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西班牙语系主任吴凡教授发表了中国特色术语西班牙语翻译——以大数据名词为例“的演讲,主要讨论了国内西班牙语翻译概况、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等,同时将理论应用到大数据名词的西班牙语翻译实践中,通过对比汉语和西班牙语的差异性,分析翻译策略和方法,为术语汉西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吴凡教授作主旨演讲(刘传庆庆 摄)
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西方语言学院教授、“法兰西文化教育金棕榈骑士勋章”获得者徐枫教授以“从语言文化的多样性看多语翻译的必要性”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强调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多语种翻译的重要性,并基于语言世界图景体系阐述了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文明互鉴”的过程中加强多语种翻译的研究与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徐枫教授作主旨演讲(刘传庆庆 摄)
英国斯特灵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Fiona Barclay博士发表了“翻译‘博爱’: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独立前后法国国家话语的文化接受”的主旨演讲。她讲述了阿尔及利亚独立前后法国国家话语被殖民地受众翻译的情况,并重点讨论了阿尔及利亚人民是如何理解并重构法国强加给当地各民族的官方话语的。
Fiona Barclay博士作主旨演讲(刘传庆庆 摄)
英国斯特灵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Kirstie Blair教授发表了题为“盗墓题材影视的翻译,英国-—中国——英国”的主旨演讲。她从两方面阐述了跨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首先,以跨媒体的《盗墓笔记》及其他中国流行电视在英语世界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为例,观察到英国小说的题材和文化因素对当代中国流行文化解读的影响;其次,涉及到译本和传播媒体的来源参差不齐以及受到多种文化、语言影响间接产出的译本对讲英语受众的影响。
Kirstie Blair教授作主旨演讲(刘传庆庆 摄)
此外,我校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曾宇博士、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邹泓博士、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徐哲老师分别以“西班牙语法律文本汉译中的独特项假说——以标点符号的使用为例”、“信息论视角下刘宇昆的《三体1》翻译分析:兼对比机器翻译”和“日语法庭口译人才培养初探”为题作了交流发言。
我校3名青年教师在大会发言(刘传庆庆 摄)
顾也力教授作总结发言。顾也力指出,12位中英两国专家、学者从不同切入点,就多语种翻译和跨文化交流的主题交流了思想,贡献了真知灼见。同时,我校的几位青年老师在大会发言,得到了锻炼机会。顾也力希望借此次研讨会的东风,更加凸显我校的外语特色,发挥我校多语种学术力量的优势,立足广州,深耕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
顾也力教授作总结发言(刘传庆庆 摄)
合影留念(谢秋洁 摄)
我校副校长郭桂杭、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池圣女教授、西方语言学院院长于凤颖教授、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英国斯特灵大学外聘教授)高巍博士及来自我校英文学院、东语学院、西语学院、大英教学部等单位的译介中心的其他兼职研究员等参加研讨会。(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相关链接
我校“多语种中华文化译介研究中心”于2021年9月获批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成员主要来源于我校属于外语学科的英文学院、东语学院、西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等单位的老师,来自10个外语语种、12个外语专业。该中心成员在科研教学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获批4个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有的即将结项。徐枫教授等撰写并翻译的《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10种外文版,以国家出版基金的形式由外研社出版并被评为2022年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