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举办中外教育史故事大赛 探索课程新模式

录入者:谢丰发布时间:2022-06-07浏览次数:473

本网讯 527日,教育学院在F101举办“讲好教育史故事,学做新时代名师”中外教育史讲故事大赛。

白彦茹教授致辞

本次大赛由《中外教育史》任课教师白彦茹教授发起,她在致辞中提出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拓展、延伸和补充《中外教育史》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博古通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以致用,提升文化底蕴,增长教育智慧,全面训练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比赛现场

经过小组赛、班级赛选拔,共有12位选手入围决赛。李嘉懿同学把自己扮成蔡元培先生讲述《蔡元培与北大》,她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了人物的人格魅力,表达了“做人要有博大的胸襟,不要以貌取人”这一观点;岑丽莹同学的《灭蚊行动》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教育家杜威的童年故事,她通过提问的方式告诉大家,成功来源于正确的方法和不断的坚持;崔钰淇的《铁杵磨成针》以有趣的问题串联起整个故事,向大家讲述大诗人李白的童年趣事,号召大家做事要持之以恒。整个比赛精彩纷呈,经过评委现场打分,共评选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优秀奖6人。

评委白军胜博士针对选手表现,从故事的语言、表达和选题等多角度进行点评。他提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更应重视故事的启迪思想教育和故事中道理和现实的联系。他鼓励同学们汲取经验再接再厉,讲出更多更好的教育史故事。

周文贵教授做总结发言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主任周文贵教授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本次活动,他指出故事会比赛不仅提升了选手们讲故事的水平,也让同学们从“小故事中明大道理”,通过故事会,同学们拓展视野、陶冶情操、锻炼能力、汲取营养,在《中外教育史》的有效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次有益探究。

比赛合影

教育学院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开展教学改革,在课堂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王晟老师在《儿童美术》中举办课程作品展;靳莎莎老师在《琴法》和《声乐与合唱》课程中进行艺术课程汇报;翁琳老师在《学前教育管理学》课程中融合贯穿整个学期的自我管理打卡活动;赵芸老师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融合微课教学展示活动等。教育学院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满堂讲、满脑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让课程学习成为培养富有素养的智者教师、蕴含人文的教学内容、关注人格的教学模式、打造互动的生命课堂。(文 吴碧珊 黄晓珊 摄影 卢锦曦 叶嘉燕)